为该奖设立来首位中国籍获奖者
本刊讯 10月28日晚,全球2013 Agrow 颁奖典礼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新安集团董事长王伟荣获由Agrow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Agrow Awards奖项是由《世界农作物保护新闻》杂志(Agrow)于2007年创立的,旨在鼓励全球范围内对农化行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其地位相当于全球农化行业的“奥斯卡”,是全球农化巨头在作物保护行业展示创造力和创新力的标志性奖项。该奖项由10位国际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进行评审。新安集团曾于2009年凭借在农化行业的骄人业绩和氯资源循环利用等出色表现,获得“新兴市场最佳企业奖”。终身成就奖获奖者须具备为全球作物保护和生产领域(尤其是工业生产)做出卓越贡献,并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人物。历史上曾获此殊荣的仅有4人,他们是:首位将转基因作物引入市场的先驱者、农业生物科技的“教父”孟山都执行副总裁、首席技术官Robert Fraley博士;在磺酰脲类除草剂领域成功开发出13个原药及其35个新产品的杜邦公司高级研究员George Levitt;世界杀虫剂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研发首个新杀虫剂茚虫威、氯虫酰胺,并成功商品化的杜邦公司杰出科学家George P Lahm 博士;推动农药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原加拿大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Cam Davreux。
王伟董事长是中国获此殊荣的第一人,这不仅是对其40多年从业成绩的肯定,也是新安集团蓬勃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完美体现,更是对中国农药工业技术进步的认可。评审组给予王伟很高的评价:他掌管的新安集团是甘氨酸工艺路线草甘膦的领导者,他以绿色化工的发展理念引导新安团队在中国农药工业发展,尤其是草甘膦创新及产业化过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王伟坚持倡导绿色化工发展理念。上世纪七十年代,他成功完成黄磷尾气生产甲酸技术,率先在国内实现黄磷生产污水的闭路循环和磷渣的资源化利用,孕育了绿色化工发展理念。九十年代集团组建之初,他就着手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加大创新团队建设与经费投入,将企业从传统化工向高附加值的现代农用化学品、高新材料产业转变。
他主持创建了新安集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与清华、浙大等知名院校合作,通过工艺提升、装置的大型化和自动化,解决了草甘膦生产不稳定、三废多等问题。同时,他率领的研发团队历经五年攻关,发现并成功回收草甘膦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甲烷废气,用于有机硅生产,又将有机硅生产过程中的废盐酸精制后用于草甘膦生产,实现了“草甘膦—有机硅”氯资源的绿色循环利用。该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企业也因此成功上市。王伟与他的研发团队还开发了“有机磷废水资源化利用及高效处理产业化技术”,通过回收草甘膦母液中的磷元素,使磷的利用率从65%提高到90%以上。他还授权中国农药协会在行业内推广该技术,并将部分转让所得用于社会责任关怀事业。
他提倡竞争合作多赢。多年来,草甘膦行业群雄割据,纷争四起。在他的战略决策下,新安集团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合作、建立技术和营销联盟等方式,促进了行业健康发展,自身的技术水平、经营规模和赢利状况也走向行业翘楚,跻身世界农化二十强。中国草甘膦产业的发展,影响和改变了世界草甘膦发展格局,也陆续引来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反倾销、反吸收、反规避等挑战。他率队积极应战,以其特有的气魄,打出实力和豪气,期间既有执着抗争,也有坦诚沟通。在频繁的国际贸易摩擦中,新安集团多次完胜,打破了国际巨头的垄断,赢得了竞争对手的尊重与赞赏,并与跨国公司建立起形式多样的良好合作关系,提高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40多年来,王伟领导的新安集团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农药行业销售排名榜首,为农药行业,尤其是草甘膦行业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其绿色发展的理念、循环经济的模式、合作多赢的气魄,为行业带来了长远而积极的影响。先后还获得“中国化工系统优秀企业家”、“中国首届石油和化学工业风云人物”、“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劳动模范”、“中国农药工业突出贡献奖”、“风云浙商”等多项殊荣。
颁奖现场——第二排左五为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