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会员动态 |
|
|
|
|
巨化集团公司 |
|
更新时间:2016-07-20 来源: |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重大贡献奖
巨化集团公司
巨化集团公司原名衢州化工厂,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特大型化工联合企业,全国最大的氟化工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浙江省最大的化工基地。
三次创业 不负使命成就国企改革发展典范
巨化发展历经三次创业。创业初期,主要发展化肥和电石、氯碱、硫酸等基础化工。1990年二次创业,建成了以氟化工为核心,煤化工和盐化工并举的全国最大的氟化工基地。2005年三次创业,以建设中国氟化工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己任,启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
从2010年起的“十二五”时期,巨化集团公司以“打造受人尊重的企业”为愿景,以创建“一流企业”为使命,坚持走改革创新、开放发展之路,企业经营业绩、环境面貌、干部职工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相较于“十一五”末,巨化的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员工人均收入基本实现翻番。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3.4亿元,实现利税11.72亿元,实现利润5.17亿元,公司总资产242.93亿元,净资产94.57亿元。公司重返中国企业500强。巨化股份市值最高至441亿,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巨化已拥有巨化股份(600160)和菲达环保(600526)两家上市公司。巨化氟化工产业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氯碱化工中的新型食品膜材料(PVDC)规模位居国内前列。现有在岗员工1.5万人,下设12个事业部和6大中心,在上海、武汉、广州、宁波、香港等地设有国内国际营销区域平台。公司位列中国制造业500强、化工企业500强、浙江省百强企业。公司品牌“巨化牌”为“中国驰名商标”,价值101亿元。入选浙江省首批“三名”培育企业,被列为国家首批“两化融合”体系贯标试点单位。
与时俱进 进军新业淘汰落后提升治理水平
“十二五”期间,巨化共投入60亿元,实施新型制冷剂等129个技术改造项目和含氟特种功能材料、电子化学品、氯碱新材料等21个重大项目。推动基础氟化工向新型氟致冷剂、高附加值的氟材料、氟精细化学品等方向升级;启动了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投资12亿元成为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拟投资30亿元建设衢州静脉产业园区,推进实施餐厨废弃物、危废处置、生活垃圾焚烧等项目,着力打造国内最佳、国际一流的环保综合性龙头企业;发展电子新材料产业,以巨化命名“中国化工新材料(衢州)产业园”获得命名,等等。
迄今为止,巨化已完成了46个股权清理项目,注销21家单位主体。主动关停、拆除复合肥、隔膜烧碱、聚氯乙烯等不具竞争优势的装置。近五年淘汰了27套落后装置,盘活了存量土地1517亩,为后续发展腾出了能耗和环保空间容量。
近年来,巨化进一步规范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权责,完善了“三重一大”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构建“事业部+直线职能制”,组建12大事业部和6大中心,明确以战略管控、风险管控、营销管控、文化管控为重点的管控体系。
此外,公司积极开展“三化(一线智能化、组织扁平化、保障社会化)建设行动。推进歌瑞公司股权改革试点,华江科技新三板挂牌等工作。完成政府职能和社会职能的移交,2013年1月11日,柯城区政府设立衢化街道,进入实质性移交的阶段,至2015年基本完成移交。
巨化股份在2011、2013年,两次融资募集32.7亿元资金,2015年启动32亿融资,不断优化公司资产质量和财务结构。五年来,巨化围绕产业链重构先后并购凯圣、凯恒等电子化学品企业和巨鑫、巨圣、锦纶公司等相关企业,实现了巨化核心业务的整体上市。集团总资产证券化率为52.28%,净资产证券化率为84.78%。
创新不息 倾心打造绿色平安现代化工企业
仅“十二五”期间,巨化共计投入科研经费7亿元,开展445项研发课题,高端氟材料系列、第四代制冷剂、航空航天新材料构件等项目先后取得重大突破。新材料在巨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达50%以上。建成国家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研究单位,引进了22位博士及以上的高端人才,引进高层次“国千”人才,创建成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集团下属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7家;拥有专利153项,氟化工领域专利数居国内同行前列。新建产业研究院和金融研究院,聘请中科院化学所杨国强副所长担任巨化首席科学家,研究在内部设置“科学家”相关制度。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智慧物流为支撑,打通研发、生产、营销、资本运作等各个环节。营销模式上持续体系变革,围绕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直销率、出口份额“四大目标”,建立区域营销平台,公司产品直销比例达31%。构筑“营销+互联网”商业模式,实现营销中心化工云商网业务全覆盖,线上订单销售收入超过23亿元。
在安全环保方面,巨化全面落实区域责任制和安全生产问责制,成立安全环保现场督察组,建立安全警示室,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巨化中心挂牌成立,初步实现厂区封闭化管理,30家企业达到国家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投入5亿余元,通过实施16项公司级重大治理项目,对废水、废气和固废进行全面治理。在全省率先开展了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核查及减排治理工作。
巨化积极履行国际公约,CDM项目累计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达0.7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在世界7336个项目中排名第一。相继先后淘汰了27套高能耗、低产出装置。对19家分子公司实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申请省碳排放交易平台建设。产值能耗与“十一五”末相比,下降28.87%,水重复利用率从2010年的80%提高到86%。
为发展循环经济,“十二五”期间,巨化投入5亿分三期对原有4平方公里的化工生产区域进行了生态化循环经济改造。实施落后低效产能淘汰、厂区道路管廊疏理、空间布局优化、工业景观建设等措施,构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循环经济圈。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巨化如今已成为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和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