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协会新闻 会员动态 行业运行 政策法规 协会简介 协会智库 入会指南
   站内信息搜索
   协会信息
  协 会 简 介
  协 会 章 程
  通 知 公 告
  入 会 指 南
  协 会 新 闻
  新 增 会 员
   资讯中心
  行 业 运 行
  政 策 法 规
  科 研 成 果
  化 工 园 区
  安 全 环 保
  企 业 质 检
   会员服务
  会 员 动 态
  会 长 单 位
  副 会 长 单 位
  理 事 单 位
  技术委员会委员
首页 -> 会员动态 
丙烯项目成“香饽饽” 民营化企齐齐出击
更新时间:2011-10-12 来源:
  
    本刊讯   短短一年间,我省已连续上马三个与丙烯相关的大项目。
     浙江聚龙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位于嘉兴独山港区、投资16亿元的年产45万吨丙烯项目,日前被告知已顺利通过当地安全和环保部门审批,项目建设工作将全面启动。该项目将于2013年一季度建成投产。按照公司的规划,二期75万吨丙烯项目也将在近期内启动建设,并力争到2014年底前建成投产。届时公司将形成120万吨的丙烯生产能力。
    于去年6月开始启动建设的宁波禾元化学有限公司,位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年产30万吨聚丙烯及50万吨乙二醇项目目前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初即可建成。该项目总投资高达58.3亿元,以外购甲醇为原料,采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和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的DMTO工艺,先生产乙烯和丙烯,然后通过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的路线,生产乙二醇。
    三江化工有限公司旗下的浙江兴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8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当中。该项目位于嘉兴港区乍浦化工区,主要技术也是由中科院大连物化所提供,计划2013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30万吨乙烯、39万吨丙烯的产能,同样采用直接从海运进口甲醇做原料。
    从最终产品来看,这三个项目彼此各有侧重,但共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都与丙烯有关;其次投资主体清一色为民营企业;三是临近港口,原料依赖于进口。
    据了解,禾元化学的投资方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绍兴的一家民企,原主要从事化纤和纺织品生产;聚龙石化由温州民企浙江长江能源发展公司投资组建,原主要从事液化气船舶制造、运输、仓储、批发以及销售等业务;兴兴新能源由三江化工有限公司投资组建,是国内唯一的民营环氧乙烷制造商。可以看出,这三家民营企业原本生产或经营的产品,和丙烯均存在着或近或远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对于丙烯这个行业他们有着自己更加透彻的理解。
    浙江的民营企业家以市场嗅觉敏锐而著称,是什么的理由,令他们如此看好丙烯项目呢?
    据了解,丙烯是当前最重要的烯烃产品之一,用量仅次于乙烯,其最大的下游产品是聚丙烯(简称PP),占全球丙烯消费量的60%左右,另外丙烯还可制成丙烯腈、异丙醇、苯酚和丙酮、丙烯酸及其脂类等众多下游产品,这些衍生物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高速发展起来的新型材料,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材料如钢铁、木材、棉及棉制品等,其市场应用领域处于不断拓展之中,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全球的丙烯产品仍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并且预计将延续较长时间。长期以来,由于受原油价格和工艺技术的制约,丙烯供应主要来自石脑油裂解制乙烯和石油催化裂化过程的副产品。2004年至2010年间,当乙烯产能增长34%时,丙烯产能仅增长了25%。近年来,大部分新建的乙烯装置已不再沿用陈旧的石脑油裂解工艺,转而采用乙烷直接裂解工艺,新的乙烯装置不再代产丙烯,导致丙烯产能增长严重滞后。在中东地区,新建乙烯大多以乙烷为原料,其丙烯产出量仅为2%,可以说丙烯缺口非常之大。
    市场对丙烯需求的快速增长和丙烯产能增长缓慢之间的突出矛盾,为独立的丙烯生产装置迎来了生机和发展空间。因此,近年来开发扩大丙烯来源的丙烷脱氢技术(简称PDH)、取代传统石油路线的煤制烯烃技术(即煤—甲醇——烯烃技术,简称MTO)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
    据聚龙石化技术人员介绍,丙烷脱氢制丙烯技术(PDH)问世迄今已有20多年历史,经过不断完善工业应用日趋成熟,逐渐成为石油化工领域丙烯原料的重要来源。目前全球已经投产和在建的装置有17套,全部建成后的产能规模将达到678.3万吨。聚龙石化的这套装置建成后,将填补我国空白。PDH技术的最大特点是技术含量高,其主要原料——丙烷来源丰富、工艺路线简单稳定、低能耗、安全、环保。在环保和安全要求都十分严格的欧洲、美国、中东、东北亚和东南亚均有建成的装置在运行。目前已在工业上应用的PDH技术主要有两种,分别是Lummus公司的Catofin技术和美国Uop公司的Oleflex技术。聚龙石化此次选用了后者,这也是当前世界上工业应用最早和最多的,已有9套工业装置投产。最大的一套建在沙特阿拉伯,丙烯年产能为46万吨,2009年投产。
    2010年8月,采用中科院自主开发的甲醇制烯烃(简称MTO)专利技术,中国神华在内蒙古包头兴建的首套煤制烯烃示范装置成功开车,并生产出合格产品,极大地鼓舞了国内投资者的信心,一股新的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投资热潮开始涌动。而在沿海地区,虽然受到煤资源的制约,但得益于海运的便利,甲醇制烯烃项目同样也受到了热捧。据统计,至2010年底,国内已经建成或者在建以及筹建的煤制烯烃项目共有23项,其中甲醇制烯烃项目有5项,分别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河南濮阳、甘肃华亭、浙江宁波和浙江嘉兴,目前这5个项目均在实施过程之中。
    宁波和嘉兴均属于港口城市。禾元化学负责人表示:因为甲醇原料依赖于进口,且进口量极大,选址临近港口是首要的条件。宁波液体化工码头目前拥有8个化工专用码头,已建成液化品储罐190多个,储量达150多万立方米,对于甲醇原料的运输和储存是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浙江本地聚丙烯和聚酯的市场空间就很大,而母公司浙江圣元具备多年的聚酯生产和市场经验,可确保产品的销售渠道。兴兴新能源选择了在嘉兴港区落户,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纵观近年来浙江民营化企的投资走向,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传统的精细化工业、基础化工业等已经很难吸引他们,而那些技术门槛高、投资密度大的新型石化项目反而成为热点,从石化产业链的下游向上游不断追溯,不断破冰,已成为当前浙江民营化企寻求自我突破、实现转型蜕变的主流。(羽豪)
  友情链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浙江经济网  中国化工网  中国化工报  慧聪网化工频道

主办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经信厅材料工业处
运营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200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