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协会新闻 会员动态 行业运行 政策法规 协会简介 协会智库 入会指南
   站内信息搜索
   协会信息
  协 会 简 介
  协 会 章 程
  通 知 公 告
  入 会 指 南
  协 会 新 闻
  新 增 会 员
   资讯中心
  行 业 运 行
  政 策 法 规
  科 研 成 果
  化 工 园 区
  安 全 环 保
  企 业 质 检
   会员服务
  会 员 动 态
  会 长 单 位
  副 会 长 单 位
  理 事 单 位
  技术委员会委员
首页 -> 会员动态 
衢州绿色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更新时间:2013-11-07 来源:
  
以创新战略驱动转型升级
    本刊讯   9月下旬,北京中关村的一批企业家来到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考察整体投资环境,了解相关优惠政策,并参观了中硅电子、巨化集团、乐叶光伏等企业,就高端人才引进、技术成果转化、解决技术难题等13项需求与企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衢州生态环境美、投资环境优、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这是赴衢考察的最大体会。”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会长、北京绿创环保集团董事局主席姜鹏表示。
    据了解,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是浙江省“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中唯一冠以“绿色”之名的园区,也是该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扩大有效投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其发展目标是打造集科技、人才、产业于一体的特色新兴产业发展先行区和浙江绿色发展示范区,到2020年实现生产总值700亿元,形成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由于投资环境优,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汇集了一批龙头企业。据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傅炎康介绍,氟硅新材料是衢州市工业经济中集群优势最明显的特色产业,现已形成了氟化工、有机硅、无机硅三大产业链。而围绕氟硅,区内集聚起了一批以巨化集团、中天氟硅为首的具有较高科技含量、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将产业链越拉越长。2012年,集聚区内40多家氟硅企业形成联动的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50亿元。
    巨化战略规划部部长谢方有表示,巨化集团是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衢州集聚区依托巨化这一优势,以氟化工、硅材料、功能新材料产业为重点,围绕园区30多家化工企业的氯化氢、氢气等副产物,大力延伸产业链,形成了园区内“一主三特色”的循环经济主导产业链网,使氯、碳、硫、氢等元素在产业链中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产业价值链大大提升。
    福建豪邦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化工企业,去年4月,该公司在了解到巨化每年副产氯化氢气体30万吨、外运盐酸量约100万吨的消息后,经现场考察决定撤出在中部某省的投资,到巨化周边上马项目,并把规模扩大到15万吨。目前,该公司总投资5.2亿元的环氧氯丙烷一期项目正如火如荼的建设中,计划12月份完成设备安装,建成后有望实现年销售收入7亿元。
    今年以来,又有一批技术先进的精细化工项目落户集聚区。今年3月,以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为主的50个工业项目,在衢州市绿色产业集聚区集中开工,吸引了各方的关注。
    总部位于浙中地区的浙江环新氟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曾先后赴台州、绍兴、嘉兴等地考察,最终将总投资5.2亿的项目落户在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上半年已投入700余万元展开项目前期工作。目前,公司年产5000吨三氟丙烯、1000吨三聚体和1000吨氟硅橡胶(一期)项目土地已经摘牌,基本具备交付条件。
    浙江凯圣氟化学有限公司去年投资8300万元上马的电子级氢氟酸项目,今年4月份建成投产,达标后产品纯度不断提高,国际标准为100ppt,该公司的开发目标为50ppt,经过不断完善工艺,现在的指标达到了10ppt左右,为公司产品进入微电子行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浙江中宁硅业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企业,其研制出纯度高达11个9的电子级多晶硅,这种生产技术处于国际一流水平,目前只有美国、德国拥有。最近,中宁硅业已开始批量生产,预计一年有1500吨产能,一举打破了过去国内电子级多晶硅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今年7月下旬,世界500强索尔维集团在中国投资的首条年产3000吨钎焊剂项目在衢州集聚区内的浙江蓝苏氟化工有限公司动工。该项目是以园区内化工产品无水氢氟酸为原料的典型循环经济项目,总投资2亿元,建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7500多万元。
    要建设绿色产业集群,上新项目重要,孵化科技人才资源更为重要。因此,今年以来,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对区内科技创新资源进行培育、引导、整合,把孵化器建设作为科技创新驱动的最重要载体、引进人才的关键、集聚区转型升级的抓手。
    目前,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有与中科院常州中心合作共建了“衢州数字化设计与仿真中心”;巨化集团、歌瑞新材料、凯圣氟化学、中宁硅业、中天氟硅、海蓝化工、富士特集团等7家企业成功创建浙江省首批氟硅企业重点研究院,获得省财政6500万元资金支持;浙江氟硅研究院建立了陈庆云院士专家工作站,成为衢州市首个院士工作站,中硅电子建立了褚君浩院士工作站……初步构建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国庆节前夕,又有喜讯传来——《浙江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实施方案》获国家批准,共有2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4.51亿元,是全国20个获批园区中申报项目最多、投资额度最高的循环化改造示范点园区。
目前,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正积极对接国家新材料重大专项,既能加快新材料产业跨越瓶颈、打破国外垄断、替代进口,又能带动集聚区新能源、节能环保、航天航空、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来源 中国化工报)
  友情链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浙江经济网  中国化工网  中国化工报  慧聪网化工频道

主办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经信厅材料工业处
运营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200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