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以来出水水质达标情况如何?”“每天污水处理量有多少,采用的是什么处理工艺?”
日前,位于宁波市望春工业园区的宁波三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省级“治水专家服务团”。当天,专家组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实地查看了企业雨污分流、污水处理设施实际运行情况,围绕污水处理技术难题及需求把脉问诊,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主要为国内牧场、养殖场提供动物激素类制剂,污水产生量100吨/日,由于引进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在菌群和人工成本方面能耗较大,如何保持高效性和低能耗的污水处理能力一直是“卡脖子”治污难题。
“可以在例如风机这些设备选型上进行考量,通过组合因素降低能耗。”对此,来自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的专家沈浙萍给出专业又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后,表示对于后续的服务需求,随时可以通过电话联系咨询,专家组团队一定尽力帮助解决,让企业安心、用心生产。
眼下,正是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污水处理作为污染源管控的末端环节,也是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面对疫情防控多变的形势和治水工作不停的主题,如何在疫情防控和五水共治“两张报表”上都交出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前期,我厅已建立了“一册两单”服务制度,即《浙江省重点行业复工污水处理设施开机指导手册》,并明确服务企业名单、企业对应指导员和专家人员名单。聚焦涉污企业复工复产的堵点难点,我处又会同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建立‘治水专家服务团’深入基层一线精准对接,发挥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再次按下‘加速键’。同时,设立专家团队联络员,各地也可根据工作实际扩充专家团队,建立当地专家团队。”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水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给企业复工复产送“锦囊”——这样专家上门指导破解水污染治理难题的场景,在该园区浙江荃盛食品有限公司同样上演着。
来到公司的加工车间,记者看到,戴着口罩手套、穿着无菌服的工人们十分忙碌,配馅料、包粽子、蒸煮、抽真空等各道工序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该公司于2月13日复工后,污水处理量达到250吨/日。在公司水质在线监测房内,正实时显示着各项指标数据,一旦水质超标,监测平台就会自动报警。
“由于公司产品具有季节性的特征,污水处理的水质、水量存在波动。要注意季节性的气温、产能对水质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根据公司厂区和产能规模,合理设计污水处理站空间。”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史惠祥建议道。
“十分感谢专家的帮助指导,为我们在复工复产中进一步提升环保治理和管理水平指明了方向!”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
据悉,省级专家组由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科研院所、技术单位在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工作中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其中教授级高工10人。针对企业遇到的重大疑难问题,专家组还将进行集中“会诊”,并加强对问题解决情况的跟踪落实。(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