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协会新闻 会员动态 行业运行 政策法规 协会简介 协会智库 入会指南
   站内信息搜索
   协会信息
  协 会 简 介
  协 会 章 程
  通 知 公 告
  入 会 指 南
  协 会 新 闻
  新 增 会 员
   资讯中心
  行 业 运 行
  政 策 法 规
  科 研 成 果
  化 工 园 区
  安 全 环 保
  企 业 质 检
   会员服务
  会 员 动 态
  会 长 单 位
  副 会 长 单 位
  理 事 单 位
  技术委员会委员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运行
陕西:构建现代能源化工产业体系
更新时间:2020-10-29 来源:中国化工报
  

  陕西集煤、油、气、盐等多种资源为一体,发展能源化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十二五”“十三五”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陕西油气当量位居全国第一,一批大型煤化工尤其是现代煤化工项目相继建成,成为国内最大的兰炭、甲醇生产基地,煤制烯烃产能全国第一,煤制油技术多样、产品丰富,具备了雄厚的原材料基础条件,基本形成了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链。

  尽管如此,陕西石化行业体量在全国占比仍然偏小,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同质化较为严重,产品品种单一等短板。尤其是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精细化率仅不到20%。“十四五”期间,陕西石化行业针对存在问题补齐短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打造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发展,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应成为当务之急。

  一是加快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发展。陕西石化行业应发挥能源资源丰富、原材料基础条件及相关下游配套产业规模雄厚的特点,高水平推进“三个转化”,推进煤制油、煤制烯烃、煤炭分质清洁高效利用等重大项目,谋划建设一批煤化工全产业链项目,开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推动能源化工向下游高端化、精细化延伸。尤其是要重视开发专用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等高端化工产品,为新能源、汽车、纺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陕西优势产业做好配套服务,避免同质化竞争。比如支持恒力集团在榆林的煤化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实现从煤制烯烃、芳烃,到精细化工、PTA、聚酯、化纤和纺织新材料加工深度一体化发展,形成“从一块煤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促使陕北在能源化工基地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聚酯、聚氨酯和工程塑料生产基地建设。这是“十四五”乃至今后较长时期陕西石化行业迈向中高端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是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抢占行业制高点。坚持以深化创新型省份建设为统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研院校与企业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加强原始创新,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石油化工、煤化工等技术瓶颈,加快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最大限度提高碳和氢的利用率,力争把更多的碳元素固定到产品中,向“高碳资源低碳化”方向发展。多元化发展新一代化学能源,如氢能源产业、新的化学储能系统等。重视二氧化碳开发利用,特别是化学利用,减少碳排放,适应碳税和碳排放交易新政策,实现石油化工产业绿色发展。

  三是重视石油化工与新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会更加重视现代农业发展,石油和化工产业应紧扣支农主题,充分支持并配套现代农业。新的种植模式如设施农业、基质种植、测土施肥等,都需要新型肥料、高效低毒农药、调节剂、除草剂、地膜农膜等新型产品,相关化工企业应跟进关注,满足现代农业需求。

  四是支持石油化工产业信息化、数字化融合发展。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AR/VR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我国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方兴未艾。能源化工产业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新支柱产业,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变革。

  作者:陕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顾问 胡海峰

  友情链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浙江经济网  中国化工网  中国化工报  慧聪网化工频道

主办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经信厅材料工业处
运营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200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