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协会新闻 会员动态 行业运行 政策法规 协会简介 协会智库 入会指南
   站内信息搜索
   协会信息
  协 会 简 介
  协 会 章 程
  通 知 公 告
  入 会 指 南
  协 会 新 闻
  新 增 会 员
   资讯中心
  行 业 运 行
  政 策 法 规
  科 研 成 果
  化 工 园 区
  安 全 环 保
  企 业 质 检
   会员服务
  会 员 动 态
  会 长 单 位
  副 会 长 单 位
  理 事 单 位
  技术委员会委员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运行
江西“人造太阳”首次放电
更新时间:2021-01-20 来源:中国化工报
  

  国内首次实现压缩融合启动等离子体电流,将助力新材料领域创新

  中化新网讯 1月12日,我国首个可实现压缩融合启动等离子体电流的球形托卡马克装置(NCST,Nanchang Spherical Tokamak) 在南昌正式投入运行,并首次成功放电。这一成果有望为新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无论是传统的化石能源,还是风能、生物能等新型能源,都来源于太阳能,而太阳的能量则来自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核聚变具有能量密度高、原料储量丰富、安全环保等特点,被称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据该装置研发单位——南昌大学江西省聚变能与信息控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陈小昌介绍,托卡马克装置使热核反应在一定约束区域内根据人们的意图有控制地进行,即受控核聚变,因此该装置被通俗地称为“人造太阳”。据测算,1升海水中所含的氘,经过核聚变可提供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后释放出的能量。

  “首次放电成功,标志着江西省已初步具备了设计、制造及运行中小型托卡马克装置的能力。”实验室博士钱玉忠接受记者采访时说,NCST装置内部安装有两个上下对称的极向场线圈,这也使其成为我国首个可利用压缩融合方式启动等离子体电流的球形托卡马克装置。该装置的成功投运,也填补了江西省在磁约束聚变基础实验研究领域的空白。

  据了解,南昌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联合成立磁约束聚变联合实验室,为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重大工程建设及相关核聚变研究提供探索性的实验经验。同时,江西省还将围绕NCST模拟太空辐照环境的特性,积极开展交叉应用研究。

  另外,针对极端材料和生物医药研究,目前江西省已配套设计了两套多功能样品平台,应用于极端材料获得及改性、生物细胞辐照、植物育种等领域,为该省新能源、生物育种、医学医药及航空特种材料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友情链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浙江经济网  中国化工网  中国化工报  慧聪网化工频道

主办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经信厅材料工业处
运营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200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