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协会新闻 会员动态 行业运行 政策法规 协会简介 协会智库 入会指南
   站内信息搜索
   协会信息
  协 会 简 介
  协 会 章 程
  通 知 公 告
  入 会 指 南
  协 会 新 闻
  新 增 会 员
   资讯中心
  行 业 运 行
  政 策 法 规
  科 研 成 果
  化 工 园 区
  安 全 环 保
  企 业 质 检
   会员服务
  会 员 动 态
  会 长 单 位
  副 会 长 单 位
  理 事 单 位
  技术委员会委员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运行
客观看待固定床间歇气化炉
更新时间:2021-03-18 来源:中国化工报
  

  从1958年至今,历经风雨兼程,度过春华秋实,我国化肥人实现了煤化工业尤其是氮肥和化肥工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化肥进口国变成生产和消费大国。

  60多年来,我国化肥工业保证了粮食安全,为“三农”发展、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碳酸氢铵、尿素、合成氨等煤化工产品更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在这一发展历程中,间歇式固定床气化炉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伴随化肥工业的进步,我国间歇式固定床气化炉也在不断完善。化肥企业在原料路线改造和安全环保治理上,也下了很多功夫,付出了艰辛努力。比如,安徽省间歇式固定床造气炉一直是该省煤化工行业的“龙头”工段。原肥西化肥厂、涡阳化肥厂,现在的金禾化工公司、华尔泰化工公司、德邦公司、泉盛化工、国泰化工公司等,均在降低能耗上取得了优异成绩。特别是金禾化工公司,其吨氨能耗达到1050~1100千克标煤。可以说,目前的间歇式固定床造气炉技术进步突出,已经做到了工艺成熟、环保达标、安全可控。

  2019年,国家发改委下发《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固定床常压气化装置列入淘汰类目录。安徽省人民政府下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中,也对固定床气化炉提出了要求,这对安徽省及全国化肥生产企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此,安徽省化工行业协会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实践、下沉调研,并专门召开固定床间歇气化工艺企业座谈会。调研发现,安徽省化肥企业为间歇式固定床气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采用DCS自动控制系统、自动上煤系统;将废渣二次焚烧,将废水先传导和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采用“三废”脱硫脱硝和超低排放装置,对“三废”混燃炉增上湿式静电除尘装置,对造气循环水热水池密闭加盖,将外溢热气收集进入造气炉二次燃烧;将工艺废水全部回用,同时将水处理的排放浓水也进行回用,增建浓水除尘装置等。

  目前,安徽省部分骨干煤化工企业将间歇式固定床装置与新型煤气炉共用,按计划执行国家和省政府的相关规定。但今年以来,因间歇式固定床装置停运,带来产能减少、肥价上涨、春耕用肥紧张、农民负担增加等问题。

  对此,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国家及相关职能部门不妨重新认识和看待固定床间歇气化炉和单套30万吨/年以下合成氨生产技术。对于生产工艺而言,只要符合安全、环保、能耗标准,就不应“一刀切”强制淘汰。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河北东光化工公司实施固定床间歇煤气化技术改造的经验,鼓励现有固定床间歇气化炉技术进行改造。

  二是建议对间歇式固定床气化炉组织专项试点攻关。可由政府与企业共同筹措资金,考察总结先进技术,经研讨、论证、总结后,抓紧实施改造,集中力量实行整改攻关,以点带面。

  我们应不忘以粮本为本的初心和振兴乡村之使命,一方面珍视几代化肥人60多年来的艰辛奋斗,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共同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友情链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浙江经济网  中国化工网  中国化工报  慧聪网化工频道

主办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经信厅材料工业处
运营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200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