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4月7日,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化工产业(衍生品)大会在杭州举行。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表示,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十四五”的主要任务就是推进产业的现代化。
微信图片_20210408105150.jpg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赵俊贵
赵俊贵指出,“十四五”期间,石化产业最大的机遇变化就是战略新兴产业和人民高品质消费需求的新的市场机遇变化。为应对这样的变化,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石化行业而言,核心就是要推进产业的全面现代化。如何推进?他从5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我们都在寻求大宗商品的出口,去赚廉价的利润,但国内大量的高端需求我们没有关注到。”赵俊贵说,未来石化产业必须把满足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人民高品质生活新需求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内需为导向,实际也是倒逼石化企业创新发展,注重技术进步。据了解,目前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均把内需作为主要引力,吸引各国与其发生经济关系。美国经济外向度是其GDP的19.5%,欧盟为22%,日本为25%,而我国目前为32%。
二是优化和稳定产业链。“石化工业在关乎国家战略产业和国计民生方面不能掉链子,必须在补短板上下功夫。”赵俊贵认为,在去年抗疫过程中,化工行业发挥了巨大作用,凸显了行业对保障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人民健康生活的重大意义。随着全球疫情蔓延,中国稳定和巨大的市场价值进一步凸显,一大批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加速推进,适应战略新兴产业需要的聚碳、己内酰胺、尼龙、芳纶、电子化学品、可降解塑料等新材料项目也在加快建设。他同时指出,目前行业在满足新产业发展需要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在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方面还缺少大批高端新兴材料和高端化学品,包括服装、健康产业等。
三是调整和优化科技投入和产出结构。赵俊贵指出,随着国际关系变化和石化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依靠引进技术和低价竞争的低成本时代已经过去,核心技术买不来,必须从传统的靠投资拉动的规模扩张转向靠自主创新提高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从传统的成本控制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从价格竞争型向品牌溢价型、人才溢价型转变,从注重个体企业利益向更加注重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全行业协调发展能力转变,提高行业国际化组织整合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
“对行业而言,并非产品价格越高越好,而是越协调、越顺畅越好,这样每个企业才能做到更可持续。在充分竞争时代,没有行业整体利益协调也很难实现或保障个体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他特别强调,未来要行业要更加增强维护行业整体秩序的自律性和自我管理。
赵俊贵介绍说,行业在下游新产品的创新应用方面发展迅速。微通道反应器、超重力反应、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新技术的加快应用,展现出强大活力和巨大潜力。“十四五”期间,行业有望在卡脖子和补短板方面取得改观。
四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是石化工业实现产业现代化必须迈过的坎,必须通过全产业链的现代化来实现全产业链的绿色和谐发展。
五是建立现代化的制造体系、自主自立的科技创新体系、多层次国际化现代化市场体系和投融资体系。“石化产业体系的现代化不仅仅是哪一个细分行业、哪一个个体企业的现代化,而是全行业全产业链的现代化。”赵俊贵说,如何建立有影响力的化工体系,维护大宗商品市场行业的整体利益,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赵俊贵指出,“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行业将紧紧抓住“双循环”的战略转变,通过产业链的优化来“稳链”,通过各行业协调发展来“补链”,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来“强链”,通过上下游产业的对接和协同来“延链”,加快强长板、补短板,提高石化产业内循环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重塑石化产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努力推动石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现代化、高级化,加快形成中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对大商所在化工期货市场作出的贡献,赵俊贵也给予好评。“大会自2008年(中国塑料产业大会)举行以来,在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服务实体产业经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说,大连商品交易所化工期货上市品种也不断壮大,继PE、PVC和PP期货品种后,又上市了乙二醇、苯乙烯、液化石油气等期货品种,还开发上市了部分期权衍生品,为拓展和完善现代石化市场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了解,2020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08万亿元,同比下降8.7%;利润总额5155.5亿元,同比下降13.5%;进出口总额6297.7亿美元,同比下降12.8%。同时,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经济率先在全球实现正增长。2020年油气和主要化学品产量总体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4279.2亿元,同比增长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