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仰望星空 更要脚踏实地
为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能源转型之路,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联合编撰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2020~2021)》(简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蓝皮书》)于日前发布。在发布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和嘉宾一致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暴发、大流行的形势下,以及中国政府郑重承诺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油气产业发展要咬定高质量、高水平、可持续发展不放松,确保我国顺利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低碳转型是一种跨界发展
在2021年的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政府郑重承诺:2030年,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碳中和,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为探索“30·60“双碳目标对于油气行业的影响,以及中国油气企业将如何实现低碳转型发展,中国化工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蓝皮书》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董秀成。
董秀成对记者表示:“气候变化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天能解决的,因此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在中国油气行业低碳转型的关键历史性节点,全行业应对气候变化及低碳转型的策略实质上是发展战略的选择问题。实现减排承诺的途径绝不是单纯减排温室气体,而是包括调整组织架构;改变投资组合,增加可再生能源投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发展CCUS(二氧化碳的捕捉、存储和利用)和自然碳汇;加强下游高附加值、低碳排放的化工产业建设等多种措施。”
董秀成强调,中国油气行业的低碳转型发展是一种跨界发展,当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需要科学评估进入新领域后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传统油气企业布局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领域,推进和实现业务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广泛共识。
双碳目标带来三方面影响
董秀成认为,我国的双碳目标将对行业带来深远影响,主要在于以下三方面。
一是国内一次能源需求量仍大且持续增长。2020年,“新基建”概念的提出是中国在探索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积极信号。“新基建”预计投资规模达2050亿美元,这些投资本身将直接催生对钢铁和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的巨大需求,而煤电很可能也会借势卷土重来,这为能源行业的清洁低碳转型带来重大挑战。
因此,中国油气行业低碳清洁转型策略需要兼顾能源成本和能源安全,否则在实践中难以兑现。一般来说,煤炭清洁利用包括整个产业链的清洁化和效率提升,而煤制气和煤制油的基本立足点是环境污染转移、降低污染成本和保障能源安全,政府需要从这些角度进行行业规划。
二是低碳转型下中国油气企业整体成本增加。碳减排压力下,行业的整体成本肯定会增加。以交通领域为例,碳排放越少,对油品、发动机的要求就越高,汽油从有铅到无铅,从国I到国VI,每升一级,都意味着成本的增加,这就是企业要面临的问题。石油企业从上游开采、储存、运输到终端用户,需要自己在生产过程中,把产生的碳排放尽量降到最低。
有些企业即使生产过程中的排放降到最低,自己所处的行业本身也会带来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因此,油气行业转型以主动降低石油天然气业务占比也有必要。董秀成认为,2020~2030年,能源行业对于能效提高的行动选择至关重要。在中国油气企业的油气资产组合中,天然气未来将依然保持一个较高的比例,而目前各油气企业已经开始力争在其天然气产量组合中提高绿色气体的占比,即提高绿氢、合成甲烷和生物质甲烷的产量。中国油气企业已意识到绿色能源在其未来油气资产组合中的重要性,采取技术手段限制天然气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应用而使之低碳化。
三是CCUS示范项目的成本相对较高且能耗大。CCUS示范项目的成本相对较高,是阻碍CCUS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国油气行业低碳转型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董秀成表示,CCUS示范工程投资额都在数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而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引入碳捕集将额外增加二氧化碳的运行成本,CCUS项目的重要贡献在于减少碳排放,但在碳排放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的情况下,企业的减排收益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开展CCUS基本属于企业自发投资行为,很多项目也由于缺乏资金而无法启动或难以持续。当前,中国CCUS技术仍处于研发和试验示范期,极为缺乏大规模、全流程CCUS项目示范经验。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部署CCUS将使一次能耗增加10%~20%,效率损失很大,这也是推行CCUS技术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
油气行业三项措施可应对
针对未来一段时间油气行业对于双碳目标的应对方向,董秀成给出了3项建议。
一是稳油增气、提质增效作基础。中国油气企业在未来应当稳定能源转型的投资规模。中国未来的油气需求仍然会不断攀升,但会保证逐步提升天然气占比,力争在其天然气产量组合中提高绿色气体的占比,即提高绿氢、合成甲烷和生物质甲烷的产量。
未来交通用能结构将更加多元,油品占比逐步下滑,但仍占据主导地位,2050年油品占交通用能的比重约为61%。在我国深化油气体制改革之际,上下游一体化的国有石油公司将面临重组,上游勘探开发业务将成为国有石油公司生存和发展之基,稳油增气、提质增效是石油企业转型的坚实基础。而天然气作为低碳转型的过渡能源,其战略地位已成共识,增加天然气比重是国内石油公司推进能源转型的现实首选。
二是增加对低碳领域和新能源项目投资。董秀成说,中国油气企业在以天然气为过渡能源的同时应积极拓展新能源业务,在对传统业务的投资做“减法”的同时,将会对低碳领域和新能源项目投资做“加法”。中国石油计划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业务,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按照中国到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起草了低碳发展计划。一方面,中国油气企业将大力布局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业务和天然气发电业务,并维持传统石油业务布局,调整公司业务结构,试图利用这些新业务减少的碳排放中和传统石油业务产生的碳排放,最终实现中国油气企业低碳转型的目标。另一方面,中国油气企业还需进行更为深入的、前瞻性的探索,尤其是在低碳能源领域。目前来看,氢能是一个具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三是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在低碳转型和国内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天然气产业链的并购活动将日趋活跃,尤其看好城市燃气领域;此外,炼化行业优胜劣汰,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实现产业链的紧密整合。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跨国公司将抓住机遇与中国企业建立更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尤其在高端炼化、天然气基础设施以及综合能源服务站等领域。中国油气企业在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等低碳清洁能源领域发展得非常好。尤其是在CCUS技术上,中国已经是该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董秀成欣慰地表示,目前中国油气企业正按照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目标,开启企业转型之路,重视布局前沿低碳技术和业务,争取未来发展主动权,如研究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氢能利用、生物燃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