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罗斯首部气候法案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该国终于迈出了碳交易和排放监控的重要一步。作为全球最大油气出口国之一,俄罗斯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居全球第四,不过,由于目前俄罗斯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天然气以及采矿业,仅靠一部气候法,可能难以在不进行能源改革的基础上实现碳中和。
必须说明的是,俄罗斯的气候法草案在理念上是先进的。负责起草气候法草案的俄罗斯经济部指出,该法案引入了碳交易、碳抵消、排放情况披露、污染者问责机制等,最早将于2022年开始生效。根据草案的公开内容,俄罗斯将设定较为详细的追责标准,2025年前每年排放15万吨二氧化碳的公司或机构,必须向监管机构报告其排放水平;2025年之后门槛将进一步收紧,即每年排放5万吨二氧化碳的公司或机构,就必须公布排放情况。同时,俄罗斯还选择远东的萨拉林州作为减碳试点地区。俄罗斯计划明年开始在当地试行排放交易系统,目标是到2025年就使该地区成为“碳中和”地区。
然而,俄罗斯方面还表示,俄罗斯专注于迄今所作的气候承诺,不会盲目追求更多不切实际的气候目标,而这意味着俄罗斯不会展开大规模的能源转型。俄罗斯目前的气候目标,是在9年以后的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水平减少70%,而在最新发布的国情咨文中,俄罗斯又提出俄罗斯国内12个最大的工业中心的碳排放必须减少20%。同时,俄罗斯能源部又认为,俄罗斯无需急于放弃石油出口,到2035年,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无法彻底放弃碳氢化合物。根据俄罗斯政府刚刚批准的《2035年前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发展总体计划草案》,该国仍然延续石油工业发展方向,并确保向现有和未来的消费者提供可靠天然气。
对俄罗斯而言,现实问题是发展清洁能源要比发展油气“贵得多”,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即便该国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生产大量绿色能源,但仅运输成本就比天然气运输成本贵7~8倍。虽然俄罗斯也关注氢能和核能,而在可预见的未来,石油和天然气仍然是俄罗斯发展的重点。俄罗斯能否在不减少油气出口,不展开大规模能源转型的基础上实现显著减碳,还需要外界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