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协会新闻 会员动态 行业运行 政策法规 协会简介 协会智库 入会指南
   站内信息搜索
   协会信息
  协 会 简 介
  协 会 章 程
  通 知 公 告
  入 会 指 南
  协 会 新 闻
   资讯中心
  行 业 运 行
  政 策 法 规
  科 研 成 果
  技 术 咨 询
  安 全 环 保
  企 业 质 检
   会员服务
  会 员 动 态
  会 长 单 位
  副 会 长 单 位
  理 事 单 位
  技术委员会委员
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研成果
实现碳中和创新之路径——来自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的报道
更新时间:2021-09-29 来源:中国化工报
  

  作为2021中关村论坛的平行论坛之一,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于9月26日举行。论坛上,多位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专家围绕碳中和科技创新路径发表重要观点。

  实现碳中和要三端发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表示,碳中和看似很复杂,但概括起来就是能源供应端、能源消费端、人为固碳端的三端发力体系。三端发力体系中的第一端是能源供应端,尽可能用非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制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或能源供应系统;第二端是能源消费端,力争在交通、工业、建筑等绝大多数领域中,实现电力、氢能、地热等非碳能源对化石能源消费的替代;第三端是人为固碳端,通过生态建设、碳捕集封存等去除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简言之,就是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实现减碳、固碳,逐步达到碳中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也同样认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特别是未来能源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逐步减少化石能源,构建新能源为主体、多能互补的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工程院院士汤广福表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要推动电力能源清洁化、电力能源柔性化、电力系统数字化、电力系统电子电力化。我国能源转型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挑战更大,可再生能源、智慧能源系统、氢能、储能、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等领域急需重大技术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也强调,社会发展到今天得益于采用了化石能源的工业革命,我国资源结构存在“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但在碳中和的挑战下,需要在排放端发力,一方面要改革能源的利用方式,用不排放、少排放二氧化碳的能源去代替高排放能源;另一方面在工业体系中,不断优化工艺,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实现碳中和要技术为王

  丁仲礼院士表示,碳中和对中国来说是经济社会的系统性转型。技术为王将在实现碳中和的进程中得到充分体现,要统筹全部力量,尽快形成面向碳中和目标的技术研发体系。最为重要的是转变思维方式,从传统的引进吸收再创新转换到真正进行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能源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实现的。科技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这就要求要对不同能源,从它的整个链条出发、从各个环节来着手进行技术优化、革新,甚至是颠覆。

  为此,他建议要建立双碳技术分类的评价体系,针对不同能源链条所需的各类低碳技术、化碳技术、固碳技术和封碳技术,建立技术评价的指标和方法。

  丁仲礼院士也建议,针对未来需求,要主动开展有较高失败风险的探索。同时,要把全国的相关研发力量组织起来,由头部企业来牵头,高校、科研院所一起攻坚形成合力,既分工又协作,形成一个严密的责任体系,为产业落地提供支撑,构建强大的国家竞争力。

  实现碳中和要智能技术

  “实现碳中和要加强能源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谢克昌院士建议,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智能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将信息技术与泛能源大数据相互融合,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区块链等,积极探索泛能源大数据在智慧能源、智慧管理、智慧治理等方面的应用,从能源管理、政府管理、政府治理等方面全面实现智慧化,为智慧低碳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一些情况看来,我们对整个系统驾驭能力还存在不足。但双碳这样一个广泛系统的社会系统性变革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体系。”刘中民院士表示,低碳化的智能融合不仅需要技术,同时需要如何与智能化融合,所以需要进行总体性战略研究。“一定要进行顶层化系统设计,人工智能也一定要关注,没有人工智能的介入,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驾驭这样系统化的大型体系。”刘中民院士强调。

  实现碳中和要警惕风险

  谢克昌院士还强调,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历程中,一定要警惕有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如警惕非系统减碳操作引发的系统性破坏,急功冒进碳减排引发对经济的刚性破坏,事事处处减碳操作引发的社会不公,以及摊派式减碳等。

  丁仲礼院士也指出,中国要在“固碳量”“中和程度”上争取话语权。在核心问题上要有自己的结论,比如“排放天花板”问题。同时要算全球的“碳收支账”,比如哪些国家“收大于支”、哪些国家“支大于收”。此外,要实现碳中和,我国还需要大量培养会算碳收支账的人才。

  友情链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浙江经济网  中国化工网  中国化工报  慧聪网化工频道

主办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经信厅材料工业处
运营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2005-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