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协会新闻 会员动态 行业运行 政策法规 协会简介 协会智库 入会指南
   站内信息搜索
   协会信息
  协 会 简 介
  协 会 章 程
  通 知 公 告
  入 会 指 南
  协 会 新 闻
  新 增 会 员
   资讯中心
  行 业 运 行
  政 策 法 规
  科 研 成 果
  化 工 园 区
  安 全 环 保
  企 业 质 检
   会员服务
  会 员 动 态
  会 长 单 位
  副 会 长 单 位
  理 事 单 位
  技术委员会委员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运行
磷化工板块:农业与新能源需求齐飞
更新时间:2021-12-14 来源:中国化工报
  

  最近,磷化工产业链产品市场又出现上涨态势。百川盈孚数据显示,截至12月6日,国内黄磷净磷出厂现汇均价为37576 元(吨价,下同),同比增长147.6%;磷酸铁锂价格在9万元,同比增长近140%。

  业内人士认为,在化肥、农药以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强劲拉动下,磷化工板块有望保持高景气。

  传统农业消费增加

  在传统农业领域,化肥、农药行业的高景气对磷资源需求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在我国,磷矿石下游消费领域有磷肥、黄磷、磷酸盐以及其他磷化物,分别占比71%、7%、6%、16%。其中,磷肥是磷矿石最大的终端消费领域。

  由于疫情冲击,从去年开始,全球粮食价格持续猛涨,随之而来的是农民种植意愿提升,加之全球灾害天气以及一些国家货币超发等因素,引发各国对粮食安全担忧,造成主粮产品价格高位,进而拉动了化肥需求。据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预测,2021年全球磷肥消费增速有望达到7.1%,明显超越以往的平均增速。

  与此同时,受疫情和高毒农药被禁影响,全球农药供给缩减,随着转基因作物种植商业化推广,带来草甘膦等除草剂品种需求提升。目前,草甘膦等下游企业开工良好,对黄磷保持刚需。后期来看,部分农化企业已排单至明年3月,供应商一直在为手上的订单忙碌,行业库存持续低位,预计后期草甘膦等行业有望保持较高的开工率,进而带动黄磷市场上行。

  新能源需求强劲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磷化工产业链的强势崛起,也离不开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对锂电池原料的强劲需求。

  12月8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1~1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280.7万辆,同比增长190.2%;1~11月新能源车零售251.4万辆,同比增长178.3%。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发展,也带动了锂电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

  据了解,每生产1吨磷酸铁锂需磷矿(折纯)0.5~0.65吨、磷酸一铵0.8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1GWh磷酸铁锂电池需要2500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中枢估计需要约1440吨磷矿(折纯,即P₂O₅=100%)。

  目前在磷酸铁锂原材料成本中,磷酸铁占比接近40%。对于磷酸铁而言,磷源的成本占比高达52%,铁源仅占比5%。磷酸铁锂需求的高速增长将沿产业链向上游传导,进而带动磷资源需求激增。

  有机构预计,到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927.5GWh,较2020年实现78%左右的复合增长,磷酸铁锂需求将接近200万吨。

  总之,随着新能源车以及储能等新兴行业的发展,磷资源重要性将逐步凸显,在未来会对磷矿石产生强劲的需求拉动,或传导至整个磷化工产业链。

  原料优势企业受益

  自2016年以来,受“三磷”整治、环保督查等因素影响,我国磷矿石产量自2017年以来持续缩减。2020年,我国磷矿石产量为8893.3万吨,比上年下滑4.7%。今年以来,下游需求的持续拉动以及国内生产的正常化运行,使磷矿石产量恢复性增长,但是行业库存仍持续低位,产品供不应求。

  一方面,环境整治中小磷矿关停,行业处于持续整合阶段。另一方面,我国将磷矿定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国家对新增磷矿开发进行限定规划。此外,磷矿开发周期较长,从获得采矿权到完全形成产能需要2~4年,每年投放额度也受到限制。虽然国内部分企业有新增磷矿扩产计划,但新产能基本在两年后投放,且每年释放量相对有限。

  国际方面,全球磷矿产量有明显下滑。2020年,全球磷矿石产量为2.2亿吨,较2017年下滑17.1%。结合全球磷矿行业供需情况,磷矿石将长期保持供需缺口,行业大周期上行。

  在磷矿石大周期上行的趋势下,长江证券研究员马太看好磷矿石规模占优、增量弹性空间巨大与一体化能力突出的优质企业,比如云天化、兴发集团、川恒股份。上述企业依靠磷资源以及技术优势,也在布局磷酸铁和磷酸铁锂等新能源材料,打开长期发展空间。

  不过,也有证券人士提醒,由于今年磷概念板块涨幅过大,后期要注意回调风险。

  友情链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浙江经济网  中国化工网  中国化工报  慧聪网化工频道

主办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经信厅材料工业处
运营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200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