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协会新闻 会员动态 行业运行 政策法规 协会简介 协会智库 入会指南
   站内信息搜索
   协会信息
  协 会 简 介
  协 会 章 程
  通 知 公 告
  入 会 指 南
  协 会 新 闻
  新 增 会 员
   资讯中心
  行 业 运 行
  政 策 法 规
  科 研 成 果
  化 工 园 区
  安 全 环 保
  企 业 质 检
   会员服务
  会 员 动 态
  会 长 单 位
  副 会 长 单 位
  理 事 单 位
  技术委员会委员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运行
新增产能释放,丙酮面临变局
更新时间:2022-03-23 来源:中国化工报
  

  进入3月份,浙江石化二期65万吨/年酚酮项目开车成功,工艺流程全线贯通,产出合格产品。随着新增产能释放,对于这两年风光无限的丙酮市场来说,或将改变流通格局,市场承压。

  流通格局将会改变

  浙江石化此次投产的丙酮装置产能在25万吨/年,加上一期25万吨/年装置,丙酮总产能达到50万吨/年。浙江石化一跃成功国内最大的丙酮生产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丙酮生产企业。

  此次释放的25万吨/年丙酮产能,占比达到国内丙酮总产能的12.34%。此外,今年新增的丙酮产能将达到112万吨/年。如果都按期投产,对丙酮市场将带来较大影响,或改变区域的供应格局。

  据统计,今年预计新增丙酮产能的企业包括盛虹炼化、江苏瑞恒、烟台万华、青岛海湾化学。如果配套下游不能按计划试车投产,那么流入市场的商品量将大幅增加,上述投产区域和周边的丙酮市场竞争将加剧。

  不过,从短期来看,新装置投产对丙酮市场影响有限。目前浙江石化二期丙酮装置运行相对不稳定,处于低负荷运行,商品正式流入市场还需要时间。此外,该装置配套24万吨/年双酚A装置以及9万吨/年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装置,丙酮自用比例为50%,只有50%产量供应市场,且市场利空影响基本提前释放了。目前,丙酮价格低位盘整。

  综合来看,新装置的投产对丙酮中长期市场形成一定压制,但短期来看影响不大。

  对外依赖逐步降低

  在2019年以前,我国丙酮进口量基本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随着近两年酚酮装置不断投产,我国对进口丙酮依赖度降低。且近年来进口货源价格普遍较高,难实现内外盘套利,进口量持续减少。2021年,我国丙酮进口量在62.3万吨,自给率提高至75.81%。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丙酮出口实现了量的提升,主要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亚洲市场供应吃紧,国内货源可以高价出口到其他国家,商家实现了出口套利。2021年,我国丙酮出口量暴增至6.62万吨,创历史新高。

  2022年,丙酮产能继续大幅释放,可以预见,市场自给率将进一步提升,国内话语权得到加强。至于出口量是否能再上一个台阶,还要看国外装置运行情况以及套利窗口是否开启。

  需求释放稍显逊色

  近年来,丙酮下游消费占比不断变化。早期溶剂类需求占比最大,随着深加工产业的不断发展,下游异丙醇、MMA、双酚A等行业发展迅猛,占比逐年扩大。

  今年,双酚A产能也将快速提升。受益于下游聚碳酸酯(PC)及环氧树脂产能稳步扩张,今年双酚A将有6套新建装置产能计划投放市场。届时我国双酚A总产能将达到366.5万吨/年,较2021年增长58.31%,将成为消化丙酮的最大下游领域。

  此外,下游MMA、异丙醇行业也有扩能计划,对丙酮市场也起到支撑作用。

  但丙酮用作溶剂的需求具有替代性,且因环保愈发严苛,下游涂料厂对其需求一般,近几年呈现萎缩状态。药厂(头孢类药物)对丙酮指标要求也较为严苛,且新装置管制较严,需求较为固定。脂肪族减水剂需求呈逐年萎缩态势,其受第三代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冲击,国内产量一年不如一年,这部分丙酮需求呈现逐年萎缩态势。

  综合来看,丙酮下游的扩增能否跟丙酮的扩能相匹配,还需要看新增装置能否按期投产并正常运行。不过,短期看仍有部分丙酮产品无法被平衡掉。各厂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价格战将会上演,丙酮也将回归正常价值,扮演好苯酚副产品的角色。

  有专业机构预测,2022年丙酮市场不确定因素仍存,市场总体运行价格将与主产品苯酚保持合理价差,价格区间预期在4000~7000元/吨,主流商谈价格在5500元/吨左右徘徊。

  友情链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浙江经济网  中国化工网  中国化工报  慧聪网化工频道

主办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经信厅材料工业处
运营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200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