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预估春耕东北肥料缺口最少超过30%,春耕用肥保供堪忧”的消息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作为中国最大的粮仓,东北春耕化肥稳价保供是每年的头等大事。在该地区疫情多点散发的当下,今年的春耕化肥保供情况如何,又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对此,笔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发货难 基层库存明显减少
“受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去年以来化肥价格持续上涨,多地出现‘肥贵’现象。加之在疫情影响下,局部地区化肥库存量降低,生产企业开工率不高,春耕化肥供给呈现结构性供应偏紧与不到位的态势。”辽宁锦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广分析说,由于氮磷钾三大基础原料都在上涨,尤其是钾肥买不到货。原料难进厂,成品下不了田,直接影响春耕稳价保供。
北京绿得利工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信忠民介绍说:“往年到了3月份,我们东北的发货量在3万吨左右,但今年才1万多吨。发货量减了一半,主要原因是物流不畅价位高,渠道商不愿接货。”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资经销商樊志远表示,受化肥涨价影响,去年冬储基层库存实物量减少二成以上。到今年3月份,种玉米的还有30%的人没买肥,种水稻的还有60%的人没买肥,需求拉不动,门店就不敢囤货。“一旦发生像2008年的肥价暴跌,企业受不了,搞不好就得关门。”樊志远说。当然,从另一个层面讲,基层实物库存多并不是好事,现在农民购肥渠道也多了,随用随买成为一种趋势。
作为黑龙江省内最大的农资企业,倍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年产销化肥近300万吨。今年该集团在春耕备肥上较上年提早1个月进行准备:一是强化上游对接。集团董事长刘黎明亲自带领经营团队前往云南云天化、湖北宜化等多家公司拜访座谈,重点对接,催拨调运。二是提前筹备资金。集团强化银企合作对接,与金融机构联合开展“银企携手稳农资”工作,并加强与省内外大型企业的业务合作,为全省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倍丰集团总经理刘艳明表示,从总体情况看,省内肥料调入量能够满足春播需求,视疫情情况,如能及早放开各地交通管制,春耕顺利进行没有太大问题。
魏广也认为,东北春耕不会出现“肥荒”,也不会有大的缺口,更不会有农民种不上地的情况发生。按目前发货补缺速度,预计东北春耕局部市场或将有缺肥现象发生,但通过政府的调控与市场调配,缺肥现象很快就会得到解决。
成本高 种粮大户谨慎备肥
“往年3月份,春耕肥料都备得差不多了,但今年几乎没备,一方面原因是肥料价格涨得太高;另一方面是贷款迟迟下不来,尽管市场有货,赊销厂家不干呀。”辽宁海城市种粮大户谢太中对肥料涨价充满无奈。
据谢太中介绍,东北去年受涝灾影响,水稻收成非常差,一亩地平均收550~650千克,每千克售价才2.38~2.4元,每亩地毛利不足1500元,但种子费、租地费、化肥、农药及人工费合计约有1800元,种水稻不赚钱还赔钱。
“另外,去年种粮确实有农资补贴,其实每亩地才补了12元,如果按今年化肥每吨上涨1200~1500元计算,每亩补60元刚能抵消涨价。”谢太中说。
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相关人员表示,作为大型农场,他们是批量采购直供。去年肥价涨得太高,农场近期尽量少储备避风险。
吉林省农安市一位姓孙的种粮大户也表示,“一单一订”与就近消费成了今年流通接发货的一种趋势,这样做可以有效缓解生产与流通的压力,也可将农民购肥的风险降至最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没必要把肥囤在家里压资金。
多举措 国家全力稳价保供
资料显示,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从2021年秋冬种期间,中央财政一次性新增安排14亿元救灾资金用于5省抢收抢种。今年3月,中央财政下拨夏粮小麦促壮稳产补助金16亿元;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财政安排下拨200亿元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2分钱,稳定农民种粮收益预期。
不仅如此,开春以来,先是300多万吨春耕储备肥陆续投放市场,近日国储100万吨钾肥也投放市场以平抑价格保春耕。
“中央一揽子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给东北春耕吹来了春风。”吉林金秋农资公司总经理丁健表示,最近吉林省发布紧急通知,为化肥、种子等重要生产物资开辟绿色通道,保障优先通行,相信市场会越来越好。
“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肥价,营造良好的农资配供绿色通道,为东北的春耕用肥保驾护航。”这句发自厂商的肺腑之言,也代表了广大种粮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