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印度外贸总局发出通知,对印度的小麦出口实施临时禁令,并立即生效。印度外贸总局在通知中表示,俄乌冲突导致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已经威胁到印度及周边国家的粮食安全,据此,该国暂停了小麦出口。迫使印度暂停粮食出口的因素有很多。如因为气候原因,印度目前正经历粮食减产,而俄乌冲突又引发了多国竞相购买印度粮食,这使得市场发生更深的供需矛盾。然而,笔者认为,国际化肥市场的变动也是印度选择暂停粮食出口的重要因素,甚至是主要因素。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是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但该国也是全球重要的化肥进口国。而目前,俄乌冲突不仅导致全球粮食出口紧张,也导致了化肥的紧张,这一方面增加了印度粮食的需求,也在另一方面削减了印度粮食的产量。
印度每年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的化肥总量在3000万吨左右,其中,进口尿素达720.8万吨,进口的磷酸氢铵(DAP)也高达700万吨。而一旦国际市场不能满足这一进口量,必然导致印度粮食减产。目前,尽管印度国内已大量建设化肥装置,但其化肥自给能力仍严重不足。俄乌冲突下,印度不仅需要重新寻找货源,还必须付出更高的价格。这也就意味着,印度政府本财年将为此付出更多的财政补贴,也不一定能保证国内化肥的需求。
如果印度国内化肥需求无法满足,其造成的国内粮食减产,要比气候原因造成的减产严重得多。据估计,今年印度因气候原因,小麦产量将从1.1亿吨降至1.05亿吨,下降约4.5%。但是,如果化肥供应不上,小麦的减产就可能超过10%甚至更多,连本国需求都未必可以保证。为了粮食安全,印度显然不敢继续出口小麦了。从目前的情况看,保证粮食和化肥物资的供应,是国际社会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