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协会新闻 会员动态 行业运行 政策法规 协会简介 协会智库 入会指南
   站内信息搜索
   协会信息
  协 会 简 介
  协 会 章 程
  通 知 公 告
  入 会 指 南
  协 会 新 闻
  新 增 会 员
   资讯中心
  行 业 运 行
  政 策 法 规
  科 研 成 果
  化 工 园 区
  安 全 环 保
  企 业 质 检
   会员服务
  会 员 动 态
  会 长 单 位
  副 会 长 单 位
  理 事 单 位
  技术委员会委员
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研成果
李宏跃:攻坚四氟乙烯技术的“氟”匠
更新时间:2022-07-18 来源:中国化工报
  

  不忘初心的持续深耕,攻坚使命的代代传承,塑造了与时俱进、求变求新的李宏跃。他是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氟化三厂首席技师,是攻坚四氟乙烯技术的福将,更是当之无愧的“氟”匠。

  坚守与执着 追求卓越的先行者

  四氟乙烯已经与李宏跃紧紧地绑定在一起。

  1998年至今,作为现场技术负责人,李宏跃先后参与了四氟乙烯单体装置单套装置从500吨/年到2500吨/年、9000吨/年、18000吨/年的跨越式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李宏跃认真学习、钻研细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特别是在18000吨/年装置试车期间,李宏跃驻扎一线30余天,以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对新生产线提出了40多条整改意见,对多个项目实施技改,确保了该装置一次性试车成功。

  李宏跃参与完成的外加热式F22与水蒸汽混合裂解制四氟乙烯专利技术开发,突破了原四氟乙烯生产装置停车频繁、生产产能低的技术瓶颈,推动氟化三厂有效节约能耗、提高工艺稳定性,并减轻劳动强度,使单体生产运行流程更加安全、稳定,为四氟乙烯增产增值起到关键作用。“十三五”期间,四氟乙烯实现营收44亿余元,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忠诚与创新 精益求精的筑梦人

  经历过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困境,李宏跃这代人对公司兴衰与自身命运休戚相关深有体会。在中昊晨光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他们的认识也更深刻。

  在李宏跃的带领和参与下,中昊晨光完成了多项重大技术开发。特别是四氟乙烯新型阻聚剂技术的应用开发,克服了原阻聚剂效果不稳定以及阻聚剂对单体质量影响大的缺点,改善四氟乙烯阻聚效果,使装置连续开车周期从半年提升到一年以上。

  随着市场对高品质四氟乙烯需求量的增加,李宏跃以其多年的单体生产实践经验,对现有装置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了工艺优化技术方案,率领单体质量攻关小组,用公司投入的800余万元进行单体技术升级改造,攻克了高纯度单体技术难题,使高纯度单体的年产量增加6000余吨,年实现利润增加5000余万元,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在该项目试车中,李宏跃连续72小时守在现场,最终找准水含量高的症结,实现项目一次性试车成功。

  高纯度单体技术的突破,支撑了新兴通信技术等领域用高端氟材料的国产化,提升了中国有机氟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

  传承与担当 意志坚定的奉献者

  现年51岁的李宏跃是第二代晨光人。

  31年前,他背负着父辈的嘱托加入中昊晨光时,便下定决心要成为岗位技术的行家里手。数十年间,他始终坚守四氟乙烯生产一线,将“精进技术”和“提高产量”视作一生的事业,并凭借着勤奋刻苦与兢兢业业,终有所成。

  2021年10月24日,中昊晨光所在的富顺县,因发现1例省外关联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对部分区域实施分级管控。中昊晨光约有300多名员工因住在封控区或管控区内,不能上班。而这段时间,正是公司生产任务最繁重的时期,李宏跃所负责的氟化三厂单体车间又是重中之重,但车间有近20人不能上岗。为了确保生产正常运行,李宏跃站了出来,他既完成本职工作,又主动顶班操作,哪个班缺人,就去哪个班顶缺。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如今,年过半百的李宏跃依然是每天最早上岗,最晚下班的四氟乙烯人。他最大的心愿是:为中昊晨光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的高端氟材料供应商贡献自己的力量。

  友情链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浙江经济网  中国化工网  中国化工报  慧聪网化工频道

主办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经信厅材料工业处
运营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200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