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石油工程井下特种作业公司技术人员以解决压裂现场难题为导向,以提高单井产能、最大化动用储量为目标,集智攻关,持续研发出变黏度压裂液、耐高温压裂液、酸性压裂液等特效压裂液。“我们要用特效压裂液造出高效油气缝道,把每一个压裂项目都打造成精品工程,为油气稳产、上产贡献压裂力量。”7月12日,井下特种作业公司总工程师于洋表示。
可稀可稠的“滑溜水”
压裂液是井下储层改造中不可或缺的“血液”。
常规胍胶压裂液主要以南亚、东南亚地区所产胍尔豆为稠化剂。因其植物胶特性,需用低矿化度水预先配制,保质期仅有两三天,用不完的压裂液只能当作污水处理。而且,压裂施工中,压裂液的黏度不能调整,难以满足不同井况压裂需要。
2018年,井下特种作业公司技术人员经过半年潜心攻关,研发出变黏度压裂液,俗称“滑溜水”。“滑溜水”即用即配,黏度可随时调整,能稀也能稠,既能降低摩阻,还能高强度携砂出井。
更令人称奇的是,“滑溜水”对配液用水一点也不挑剔——既可用油井产出的地下水、油水分离后的废液,又可用从油井返排出的压裂液。
“对一口普通井实施常规压裂,需要200~300立方米压裂液。而对一口水平井进行体积压裂,则需要消耗8万~10万立方米压裂液。随后,这些压裂液必须返排出井。”于洋介绍,过去处理1立方米返排液需要200元,现在利用返排液配制“滑溜水”,成本只有常规压裂液的1/5。
不“澥汤”的压裂液
新疆地区不少油气井深度超过7600米,井底温度在200℃以上。寻常的压裂液进入井底,经受不住高温考验,一会儿就会“澥汤”,变成清水和絮状物,无法达到高效改造油气藏效果。
2020年,井下特种作业公司科技人员历经247次试验,研发出240℃低摩阻压裂液。这款压裂液能在240℃的井底驻留2~4小时,然后徐徐释放能量。
2021年,240℃低磨阻压裂液应用于西北油田顺北4、顺北8井、顺北16井等超深井压裂。其中,顺北8井压裂后日产原油106吨、天然气26万立方米。
今年,井下特种作业公司科技人员正在攻关研发260℃低摩阻压裂液。“目前,我国在福建等地部署开发地热发电项目,耐高温压裂液有望在超深地热发电井压裂施工中大显身手。”于洋满怀信心地表示。
这款“饮料”有点“酸”
普通压裂液呈碱性,极易与水敏储层中的流体、碱敏储层中的钙镁离子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堵塞原油通道,导致储层渗透率大幅下降,使原本有少许产量的油井彻底报废。
此前,中原油田东濮老区的采油厂对水敏、碱敏储层不敢轻易压裂。油井开发初期,他们依靠射孔后积聚在储层中的原始能量产油。中期则注水驱油。后期,大量藏匿在出储层旮旯里的剩余油难以采出。
为此,2021年春,井下特种作业公司技术人员针对水敏、碱敏储层的压裂瓶颈开展攻关,开发出酸性压裂液。酸性压裂液“洁身自好”,不与储层中的流体、钙镁离子发生反应,防膨性能强,可确保与较远地带的储层进行沟通,造出高渗透的复杂缝网。中原油田濮7-140井沙三中储层,使用酸性压裂液压裂前,日产油不足1吨,压裂后日产油超过3吨。
酸性压裂液这款“饮料”,不光油井爱“喝”,也很合煤井的“胃口”。
安徽省淮南煤矿井下多为散碎的构造煤,黏土含量高。采用常规压裂液作业,煤层就会闪变“胡辣汤”,压裂后渗透率最高保持23%,难以形成理想的煤层气通道。2021年,井下特种作业公司在淮南煤矿煤井压裂中,大排量注入酸性压裂液,降低黏土膨胀,解决了堵塞煤层气通道难题。
据井下特种作业公司煤层气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刘人天介绍,在淮南煤矿,他们采用酸性压裂液施工20口井,压裂后渗透率保持在93.8%,单井日煤层气排采量从700多立方米提高到200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