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协会新闻 会员动态 行业运行 政策法规 协会简介 协会智库 入会指南
   站内信息搜索
   协会信息
  协 会 简 介
  协 会 章 程
  通 知 公 告
  入 会 指 南
  协 会 新 闻
  新 增 会 员
   资讯中心
  行 业 运 行
  政 策 法 规
  科 研 成 果
  化 工 园 区
  安 全 环 保
  企 业 质 检
   会员服务
  会 员 动 态
  会 长 单 位
  副 会 长 单 位
  理 事 单 位
  技术委员会委员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运行
国内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中交
更新时间:2022-08-18 来源:中化新网
  

  中化新网讯 8月16日,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公司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中交,项目设备安装全部完成,为下阶段试生产迈出关键一步。上海石化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的企业,此次中交的一阶段工程实现全部设备国产化。

  上海石化党委书记万涛在中交仪式上表示,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提高原丝及碳纤维的单线产能,有力降低碳纤维生产成本,改善我国大丝束碳纤维全部依赖进口、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推动国产碳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1: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卷绕设备

  在碳纤维行业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k)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目前,国内每束碳纤维基本处于1000根至1.2万根之间,为小丝束碳纤维。48k大丝束最大的优势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可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并实现生产低成本化,从而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


图2: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项目立体仓库

  上海石化联合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工程公司、北京化工大学、复旦大学等1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于2018年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试制出48k大丝束碳纤维,并贯通工艺全流程。其研发试产的大丝束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材料,力学性能优异,密度不到钢的1/4,强度却是钢的7~9倍,且耐腐蚀,可广泛应用于飞机部件、轨道交通原材料、车身制造等。

  碳纤维工业化生产技术壁垒极高,迄今为止只有日本、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拥有并掌握。目前,中国石化碳纤维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共获得相关专利274项,授权165项,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三。



图3:上海石化12k碳纤维

  据悉,自项目建设启动以来,中国石化下属各企业协同配合,通力合作,合力打造“优质工程、安全工程、绿色工程、阳光工程”。特别是在上海疫情暴发和持续高温天气等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面前,上海石化公司、上海工程公司、十建公司、宁波工程公司等参建企业把疫情防控、安全施工、安全管理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夯实项目建设安全基础、强化直接作业环节管理,合力筑牢项目建设的安全生产防线,确保项目高质高效完成。

  (企业供图)

  友情链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浙江经济网  中国化工网  中国化工报  慧聪网化工频道

主办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经信厅材料工业处
运营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200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