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0月26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六部门印发《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5年,碳中和相关领域创新体系逐步形成,能源、工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突破100项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建成10个重大示范项目与工程,建设10个碳中和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5个绿色技术创新中心,支撑主要耗能产品和主要行业能效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将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行动、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突破行动、负碳技术能力提升科技创新行动等十大行动。
其中,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突破行动将针对钢铁、化工等重点工业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需求,以原料燃料替代、短流程制造和低碳技术集成耦合优化为核心,引领高碳工业流程的零碳和低碳再造。该行动瞄准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加强高品质工业产品生产和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加快跨部门、跨领域零碳融合创新。到2030年,上海将形成一批低碳与零碳工业技术创新成果,有效支撑钢铁、化工行业节能降碳,实现低碳流程再造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在低碳零碳技术示范行动中,上海化工区将加大副产氢利用,探索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集中示范多元化制氢技术,加快新能源材料以及二氧化碳资源化等技术的应用,推进低碳原料替代等流程再造技术示范,探索提高生物基、废物基原料比例,支持打造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支撑建设上海化工区绿色低碳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