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3月31日,由《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主办的“科学的春天”与中国式现代化30人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复兴之路”为主题。产业管理者、院士专家和知名企业家齐聚一堂,就如何弘扬新时代全民族科学精神、以创新厚植并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转轨等议题畅议商谈,为业界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
论坛在短片“科学赞赋”中开幕。短片通过盛赞源远流长的科学传统,呼唤新时代的民族科学精神,将论坛带入到主旨和议题之中。随着我国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谋求高质量发展,都要求将科技创新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将全民族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带到新的境界。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一级巡视员何劲松出席论坛并致辞。他指出,能源和化工产业体量巨大、关联甚广,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都有赖于化工产业、材料科技等领域的突破,行业内各企业各单位应继续加强联系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人才治理优势,在科技专业智库建设、前沿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共同搭建更多更好的工作平台,持续深入地推进人员、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科技与产业的紧密结合。
论坛围绕中国在21世纪复兴科技文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前提条件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可以走什么样的举国体制和道路,如何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等几个议题来展开,各位嘉宾畅所欲言,领航新时代的科技全面复兴大计。
在专题报告分享交流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山东省原副省长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金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原高级副总裁曹湘洪,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金之钧,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龚桢梽,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吴小林,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带来了精彩的专题报告。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副总经理尚建选、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从斌、中科合成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旺等企业家也在论坛上作了精彩的创新分享。
此外,《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刘全昌作了题为《产业主流媒体在弘扬民族科学精神中应发挥主力军作用》的交流报告,以“本报观点”的形式分享了产业主流媒体关于科学和科学精神的独到认识。
顾宗勤和《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学军分别主持了当天的论坛。顾宗勤表示,当前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与方向都已经明确,但显然在人的问题上,在全民族的科学素养、科学技能、科学精神上,以及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上,现状与理想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迫切需要全民族、各行各业,尤其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管理者,既要做好科学探索者的角色,也要当好弘扬科学精神的传经布道人,在知行合一上作出不懈的努力。
崔学军认为,科技创新现在已经行至深水区、逆风期,此次论坛将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成为加快产业创新突破的重要催化剂。业界同仁的思考与见解,为新时代的创新乃至科普工作擘画蓝图、鼓劲加油。
此外,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大学、科林技术公司、湖北宜化集团等单位的负责人作为特邀嘉宾观摩论坛,共商科技创新与科学文明大计。
本次论坛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指导,得到了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合成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