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从4月18日于北京召开的2022年度中国农资经销商年会上获悉,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成立30年来,在服务“三农”和转型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彰显行业改革发展成就,发挥典范企业引领示范作用,推动中国农资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候选人陈祖新在致辞中表示,30年来,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凝聚行业智慧和力量,致力于当好政府宏观调控的参谋助手、搭建政府和行业间的桥梁纽带、推动行业联合合作,在适应市场经济浪潮、推动行业变革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同,得到行业和会员企业的充分肯定。特别是近年来,面对新冠疫情等多重冲击,协会以坚强韧性克难前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发出行业保供稳价倡议,发布保供重点农资企业名单,争取开通重点地区农资保供绿色通道,发动会员企业救灾保供,为促进粮食增产丰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陈祖新指出,农资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没有现代化农资,就没有现代化农业。他希望协会坚守初心,再接再厉,思变思进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更多优质高效服务。一要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坚持服务大局,引导全行业认识和把握农资供应、农业生产面临的新形势,铭记肩负的使命,进一步做好农资保供稳价,为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多作贡献。二要有力服务农业强国建设,以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农资”升级行动为抓手,加快构建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更加有效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以自身优势和能力当好助推农业强国建设的先行军。三要大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全行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深化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能。
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二级巡视员丁建吾表示,过去30年里,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充分发挥扎根行业、服务企业、辅助政府、凝聚合力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夯实农业生产的农资供应基础、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协会积极协助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在稳定价格、信息监测、储备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日益成为有关部门开展化肥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帮手。
“在30年的奋斗历程中,协会始终坚持全力保供稳粮、服务宏观调控、反映行业诉求、推动行业发展、创新服务平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与棉麻局局长、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会长龙文说,协会将传承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在服务国家宏观调控上出新绩,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上闯新路,在深化行业内外交流合作中开新局,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中做出新时代农资人更大的贡献。
作为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的卓越会员,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丁璐表示,30年来,我国农资流通行业取得长足发展,从传统的农资经销商到现在的综合服务供应商,从单一产品及服务到农业的全球社会化服务,从供应技术到产品质量过程,中国农资流通行业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会上,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公布了协会成立30周年“致敬优秀会员”名单,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农资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报告”、“2021/2022年农资流通行业发展报告”和“农资流通行业典范企业报告”,展示了“30年,我与农资共成长——‘华海杯’征文”及“农资人的一天——‘云图杯’短视频大赛”活动情况,并公布了评选获奖名单。
在会议现场,协会还邀请了典范企业代表及嘉宾,围绕深耕流通主业、农资经营服务创新、绿色转型、数字化、品牌化等典型发展模式进行了访谈交流。新老农资人还就守正与奉献、传承与使命、人才与创新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互动。
本次大会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与棉麻局指导,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主办,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特别主办,烟台华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来自农业农村部、工信部、商务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有关部门领导、兄弟协会代表及行业重点农资企业有关负责同志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图:王梅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