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智能盐湖”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国盐湖资源绿色循环利用“互联网+协同制造”服务支撑平台项目5月9日顺利通过专家验收。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启了“互联网+”生产新模式,通过引入耦合大数据技术,最大限度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为项目验收会会场
据了解,“智能盐湖”建设将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管理技术高度融合,实现海量工业数据实时集中采集、共享、分析,通过制造数据流在采卤、运输、计量、节能、安全、环保等领域充分流动,可以有效解决数据盲区和“信息孤岛”,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设备运行状态,促进生产向协同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盐湖”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内容包括产业链协同平台、盐湖特色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工厂平台,构建了一个数据平台、一套开发体系、一套数据资产,围绕生产、经营、供应链、总览四张图建可视化应用样板间。产业链协同平台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微服务接口,链接盐湖工业的产业上下游,提供从需求源头到设计、研发、采购、工艺、制造、物流、服务等全过程的精准对接。为实现盐湖生产管理方式从粗放向精细、从条块向综合的转变提供了支撑。项目验收专家组通过听取情况介绍、提问质询,现场实地考察、设备测试,核实相关数据,观看操作演示,审查资料等方式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了审查,最后经充分讨论,认为项目达到规定的考核指标要求,同意通过验收。
盐湖股份公司副总裁王向前在验收会上介绍说,该公司“智能盐湖”项目走过4年艰难的建设历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这个“句号”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在新的起点,我们要利用“大数据”优化生产经营管理,将好做法迅速复制迭代,让信息化真正赋能产业升级。目前我们正在加快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建设步伐,要按照运营体系、管理架构、理念能力“三圈联动”的理念,从管控、流程、组织、技术、文化、考核等六个方面入手,培育数据文化,通过“技术平台+数据中台+应用前台”的架构,搭建生产工艺可视化、管理流程透明化的管理模式。基于数据决策,让数据成为资产,实现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从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科技+资源+资本+市场”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盐湖力量。

图为青海盐湖股份钾肥公司负责人向评审专家介绍智慧盐湖项目建设情况
王向前表示,当前,正处于全球产业重新整合的重要机遇期,在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进程中,我们与发达国家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智能盐湖”建设是把握机遇参与竞争的必然,也是变革盐湖生产方式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需要,有助于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改变生产和管理模式,提高业务和管理效率。“智能盐湖”可支持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为协同性创新和融合性应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此外,“智能盐湖”还有效贯彻新发展理念、节约能源、优化工艺流程,可大幅提高回采率、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做到应采尽采、应收尽收,贫富兼采、难易兼采,有效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