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今年以来,化工行业中更多公司开始抢占新材料风口,布局化工新材料项目。蓝蜜蜂数据显示,去年9月1日至今年8月28日,以月为单位,投建化工新材料项目的数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7月项目量92项,超越去年3月80项的高点,迎来又一高峰。同时,仅8月1~28日,新材料项目已有141项,超越7月数据再创新高。
“最近多家公司开展化工新材料项目的现象,与中国化工行业‘先有产品,后有产业’的发展特点有很大关联。”万创投行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单雨指出,我国的化工产业基础领域已经十分成熟,同时某些领域应用端发展比较快,这就导致某些中端材料的发展滞后,从而造就了产业链自下而上发展的模式。
单雨表示:“过去,我国有很多企业都选择‘进口原材料——生产成品——对外销售’的路径,企业挣的是加工费。但目前,我国企业正在面临逆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必然要做出一定改变。因为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巨变,整个产业链就会出现结构性失调。目前,原材料供应端跟不上下游的发展,这个现象在化工行业十分普遍。”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尼龙66、碳纤维等在国内化工新材料领域虽已有少量产能,但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受限。其中,碳纤维上游原材料原丝每年的进口量仅有几十吨,国内虽然自建有约3万吨的原丝产能,但本身精度、毛丝量等方面存在劣势,这也造成了所生产的碳纤维本身存在工艺稳定性较差、成本过高等问题,限制了下游的规模化应用。此外,部分类别聚烯烃、各类通用工程塑料等,虽然中低端产品已国产化,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对此,尚普咨询建议,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应加强原材料和能源的供应保障以及价格监管,降低新材料生产的依赖性和风险性。同时提高新材料生产的效率和节能性,降低新材料生产的成本和消耗,而且要加强新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高新材料生产的绿色化和循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