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习近平主席指出:“这个倡议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探索远亲近邻共同发展的新办法,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倡议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中国石油化工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的深度和广度明显提升,成为“一带一路”生机活力的鲜明体现。
最近结束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石化行业国际产能合作大会,汇聚了各国政府、企业、研究机构、行业组织共议高质量国际产能合作。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表示,国际产能合作是爱好和平的人们开展合作和共赢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世界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型的重要方式,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在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的参与和推动下,行业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和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贡献。
石化行业产能合作成果丰硕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得到了占全球四分之三人口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取得了伟大成就和丰硕成果。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形成了全球崭新的价值取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的思想、理念和旗帜;形成了互联互通的国际化大流通格局,提高了全球经济的连通性和嵌套性;成为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寻求经济发展、减小贫富差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与载体;与所在国以及第三方共同建成了一批标志性的惠民工程项目;形成可喜成果助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为全球治理、全球秩序、全球经济带来重大和深远影响。在“一带一路”倡议发布的十年,也见证了石化行业产能合作的丰硕成果。
一是积极谋划细化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提质升级。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万华化学、恒逸石化等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
二是跨境并购稳步推进。中企跨境并购交易频繁,企业获得先进技术和市场,推动高质量国际产能合作。如赣锋国际收购阿根廷锂矿公司Lithea100%股权、中石化收购英力士苯领50%股权、华峰集团收购美国杜邦生物基业务。
三是借力RCEP催生区域发展新机遇。行业企业享受到RCEP降税优惠和原产地规则等贸易便利,RCEP国家成为石化企业投资建厂和产业链重构的重要阵地。
四是产能合作机制建设硕果累累。过去几年,石油加工、煤化工以及特种化工与高新材料等子行业国际产能合作成绩突出。石化联合会也与印尼、沙特等国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并支持中国企业与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建立投资和合作机制。
共建高质量国际产能合作
在本届大会上,印尼海洋事务和投资协调部副部长巴西·利欧对中国石化和绿色发展领域的投资表示欢迎。巴西·利欧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对接,形成雅万高铁、双子产业园等丰硕的发展成果并推动两国经济增长和繁荣,也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印尼政府积极优化技术和法律措施,发展15个经济特区和103个工业园区,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印尼拥有2.7亿人口,计划引进外资扩大石化行业规模,希望中国扩大炼油、冶炼、电动汽车等领域对印尼投资和技术交流合作。
德国前政要鲁道夫·沙尔平表示,德国重视新形势下与中国以及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沙尔平先生建议:一是在碳市场、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领域共同框架、技术标准的协调统一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共同面对全球性挑战。二是德国、中国等工业强国向经济不发达国家或地区提供国际援助,帮助他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三是中德两国加强和扩大双边合作,共同保护自然环境、确保人民幸福健康。
坚定不移“走出去”是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正处于深刻变化之中。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有增无减,人类社会迫切需要找到前行的方向、合作的平台,找到解决人类发展失衡、世界地缘冲突、生态环境恶化等全球性挑战的路径,需要用全新的发展观、文明观、开放观、合作观和全球观,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和规则。在中国坚持不懈地推动下,“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深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也为不确定的世界增加了确定性。
“走出去”是不确定性之下中国石化企业的必然选择。当前企业面临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通货膨胀阴影笼罩、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等众多不确定性,美国等国家贸易保护升级削弱中国化工品出口竞争力,海外投资有助于中国化工产业规避贸易壁垒,提升产业竞争力。当前国内能耗和碳排放政策约束部分化工产业产能扩张,海外投资助力中国化工产业在现有条件下发展产能。中国化工产业规模全球第一,主要大宗化工品产量产值约占全球40%,海外布局有助于石化企业拓展市场机遇和探寻新增长点。与此同时,中国石化企业“走出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提升,实现互利共赢。
科学把握产能合作重要机遇
石化行业在“一带一路”国家开展高质量产能合作面临多重风险。一是地缘局势风险。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事件改变了全球化进程,石油化工企业的海外项目多为重资产项目,一些国家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因素会增加中国企业出海的难度。二是法律风险。“一带一路”国家多为转型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法律体系不一,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也是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国际产能合作进程面临的主要挑战。三是融资渠道和汇率风险。我国企业境外融资主要来自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政策性金融机构。这些机构贷款门槛、信用要求、项目审查严格。境外石化项目融资时间长、成本偏高,预期现金不稳定而不受金融机构青睐。此外,出海企业业绩也更易受到汇率波动影响。
科学选择投资目的国有助于中国企业抓住新的成长机遇。不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资源、市场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中国化工企业海外投资地点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市场因素。市场潜力大的国家和地区通常具备几个特点:GDP与人口复合增速较高、人均GDP与城镇化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化工产品供给缺口大、工业化程度较低但资源禀赋、政治环境较优。二是成本因素。由于原油是全球定价,化工行业原材料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运输费用上,以及相关的能耗、折旧、运费、人工的成本差异。三是国家治理水平。企业出海地点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是安全性。化工业投资规模大,装置连续运行要求高的特点对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国家治理水平和安全性往往有着密切关系。四是产业链配套。化工业产业链配套要求高。对产业链配套需求主要是原料、基础设施、大量熟练工人。产业链配套的质量对海外化工项目至关重要。综合考虑市场、成本、国家治理、产业链配套等因素,东南亚、西亚、中亚及部分非洲国家是化工企业海外投资的良好选择。
中国石化企业出海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可采取三种模式。一是海外市场驱动价值链增长。二是布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三是产业链链主企业带动下游或供应商进行全球布局。中国石化、宁德时代的海外绿色投资有助于产业链上其他中国企业把握这一重要商机。
推动国际产能合作走深走实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之际,石化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和国际产能合作大会将系统收集和梳理“走出去”企业的难点与诉求,为“走出去”的中国石化企业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服务,推动深化石化行业高质量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培育更多经济合作增长点,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一是积极建言加大制度型开放,加强政策规则标准协调。不断对标对表CPTPP、RCEP等高标准贸易规则,促进中国石化产业安全有序的国际融合。
二是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稳妥推进石化产业国际产能合作,带动相关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走出去”。加强技术安全评估和国际石化产业的安全合作,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多元化。推进海外重点石化产业园区建设,降低海外投资风险。
三是创新推动绿色和高质量发展。在碳中和背景下,支持中国石化行业节能环保和污染排放法律法规及标准与“一带一路”国家对接,引导石化企业在国际产能合作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四是共享发展机遇推动共同繁荣。支持中国石化企业在海外投资中共享科技成果、推动技术转移、提升职业技能等,帮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产业职业技能、化工产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能力,并积极创造工作岗位。
编者按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10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就此续写合作篇章。
值此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中国化工报》与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合作推出《“一带一路”这十年·综合篇》系列报道,回顾石油和化工行业“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展望新形势下共建高质量石油化工行业产能合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