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报战略合作伙伴第十九次年会举行
12月8日—10日,2023石油和化工行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峰会暨中国化工报战略合作伙伴第十九次年会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围绕“稳增长 促转型 谋创新”主题,重点聚焦“创新”二字,广邀业内专家学者,共话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之道。
图为会议现场
行业专家说——“稳增长”需由创新驱动
“2023年已接近尾声,今年企业家朋友们可能有个深切的感受,那就是难!增收难、增效难!我们行业的经济运行面临严峻挑战,全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大幅下降。在此背景下,我们行业到底该怎么突破?”会上,《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学军提出的问题引起许多与会者的共鸣。
8月25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联合发布的《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2023年至2024年,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的主要目标是: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年均工业增加值增速5%左右。崔学军表示,鉴于此,本次峰会将主题定位为“稳增长 促转型 谋创新”,为行业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寻找新的突破口。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指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在这一阶段,行业将经历:发展动能转换,由投资拉动转向科技创新驱动;赛道转换,从比速度转向比价值创造;发展方式转换,从比较“有没有”转向比较“好不好”“高不高”“绿色不绿色”;发展理念转换,从比产能规模转向比质量比效益。他表示:“我相信,中国成为世界化工强国的那一天,一定是中国成为世界化学工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知识高地的那一天!”
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局长田力普表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应从发展思路开始转变,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距离我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还有30年,那时人均GDP将在4万美元左右,如何实现?依靠的就是对知识生产和创新的投入。”他强调,这里的“知识”特指产权化知识,传统依靠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发展的策略将不再可持续。
科技部原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巡视员耿战修也表示,在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多年居世界第一的背景下,鼓励企业逐步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加强对专利成果的转化应用尤为重要。“目前‘轻民营、轻产业化、重引进’的观念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导致科研与生产仍然存在一定程度脱钩。”耿战修建议,在国家大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大政策环境下,企业要充分利用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等政策利好,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在国家、行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
此外,为更好服务行业发展,实现《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对今明两年的行业稳增长工作要求,《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编辑张健秋表示,报社将同行业一道,坚持创新突破,聚焦融媒体、产业智库、党建智库、产业文化、生态圈、安全管理、大数据中心7个板块的发展建设,助力行业2024年稳增长。
学界学者说——“促转型”重视技术前沿
论坛现场,多位院士专家不吝分享学界前沿,为石化行业转型拓思路、展视野。
2022年,世界原油蒸馏能力约为48.1亿吨/年,中国的炼油能力已超越美国,跃居全球第一。针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对石化行业提出的要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工程师谢在库聚焦“炼化碳中和”,分享了关于实现这一目标的6条路线:推进绿氢与绿电耦合的用能结构变革;满足市场和环保要求的产品和装置结构调整;适应绿氢绿电发展的炼化工艺总流程创造与再造;优化化石资源利用途径,发展生物质炼制;建立稳定的绿氢“制储运用”系统;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谢在库表示:“在各类变革性绿色低碳技术中,绿色合成的光化学工厂、绿色合成氨、基于水与二氧化碳的电化学工厂3项突破最为急迫,需要我们崇尚科学、聚焦问题、交叉融合、协同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则聚焦生物制造,为与会者们描绘了一幅未来工业图景。“全球正处于一场新的源于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的工业革命。”他指出,生物制造催生生物经济,将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之后的第四次产业浪潮。同时,不依赖化石资源的生物创新产品和制造过程,将促进零碳排放目标的实现。“生物制造未来将在广泛的工业领域发挥应对气候变化作用。”谭天伟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教授马大为详细介绍了合成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坚持,马大为团队成功找到了相较于钯催化剂,更高效、更具经济性的用于芳基卤代物偶联反应的铜催化剂,并为新药创制提供了新路径。“过去20年里,中国的有机合成基础研究有了飞速发展。化工行业如果能够利用其中的部分成果进行产品工艺的创新,就有可能取得领先于国际的成果。”他谈道,“加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沟通是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一环。”
南京工业大学原校长乔旭认为,绿色化学与本质安全互为表里,前者是后者的科学支撑,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为此,他提出多个创新技术,如最小化单元区块式集成、最小化分离单元集束式集成、分布式多智能体控制与故障诊断以守护本质安全;原料原子级利用、化工污染物资源化、临氧裂解精准处置等等。
站在人才培养角度,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院长程道建表示,将以“对接一百家化工优质企业”为目标,在未来尝试与企业进行“本、硕、博”多层次的联合创新人才培养。“我们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创新型科技攻关和领军人才,突破企业技术难题;关注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等多元化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工匠型高技能人才,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队伍。”程道建说。
企业园区说——“谋创新”企业要做主角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是经济活动主体,其技术创新能力也是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中圣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宏新表示。据介绍,该公司现已通过开发火炬及火炬气回收系统、多晶硅冷氢化核心技术及成套装备等技术成功助行业减碳增效,践行“创新就是解决问题”的理念。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杨华春也指出,唯有创新不可辜负。“现在的所有外部制约都是推动国内产业链融合集群发展的契机。”他表示,作为材料企业,多氟多有义务、有责任为中国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立足行业绿色创新发展,国家能源集团副总工程师、化工事业部主任,化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国春聚焦国内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问题,介绍国家能源集团氢能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和支撑氢能联盟建设等实践成果和发展经验。
闫国春谈道,当前我国氢能已经初步形成三种产业发展集群:可再生氢基地集群、终端应用示范集群、技术装备创新集群,且制氢环节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关键在于如何降低产业发展成本。国家能源集团近年来着力打造风光氢储专业化运营平台,初步形成“两横一纵”大规模氢能供应网络和“绿色氢能”供应链,实现以风光带氢、以氢促风光和风光氢储融一体化发展。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总工程师尚建选介绍道,公司立足陕北储量丰富的低阶煤资源,通过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合作,成功研究出多项低阶煤分质利用关键技术。“低阶煤分质利用路线水耗少、碳排低、能源转化效率高,是促进西北富煤缺水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若在西部矿区就地转化10亿吨原料煤,可生产油品能源1.5亿吨,可使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由71.2%降至50.2%左右。同时,可向市场提供基础化工原料6000万吨,缓解化工原料对石油的消耗;向发电、化工、民用提供清洁半焦近5亿吨,减轻下游环保压力。”他表示,我国低阶煤分质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景广阔。
立足园区管理创新建设,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陶磊指出,相较于欧美国家的石化企业,我国仍有许多企业受制于“产品走低价路线”的现状,存在转型方向不明、发展信心不足的问题。
图为与会代表参观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
如何帮助企业转型?陶磊表示:“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首先要构建高水平的产业集群,抢占高端市场,同时精准招商,引进一批龙头项目延链补链,形成全链贯通的态势;其次要挖掘现有空间潜力,推动周边空间调整;再次要加快低碳转型,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循环利用、低碳绿色的产业。最终,我们要构建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石化体系,实现园区内产业的提档升级。”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管办副主任王强也表示,新材料科技园作为全国前列的化工园区,虽然建设起点高、产业基础强,但地处沿江,要素限制多、环境风险大,产业转型升级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下一步,园区将聚焦规划先行、创新驱动、低碳发展、安全稳定、服务为本5个方面,助推企业发展乘势而上。
●观点集锦一
如何落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精神?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姜从斌: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石化行业已形成统一的共识——靠创新。航天工程公司立志于发挥航天技术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不断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十多年来,航天粉煤气化技术作为公司的核心技术,为行业的健康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技术供应商,公司始终把推动技术进步作为重点工作,并取得以下成果:一是持续推动煤气化装置所有关键核心技术进步;二是承担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3000吨级气化炉示范项目”;三是将煤气化相关技术引入到环保领域,自主开发出航天废盐综合利用技术。
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唐志民:作为国资央企的重要组成,圣奥化学积极发挥主体支撑和带动作用,增强聚合物添加剂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扩链,圣奥化学围绕橡胶、高性能材料添加剂以及配套的重要原料、中间体,培育具有高技术水平、强创新能力的添加剂产品。延链,公司先完成苯—硝基苯—RT培司产业链、丙酮—MIBK—6PPD产业链布局。强链,圣奥化学积极建设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攻关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的替代研发,注重持续改进节能降耗工艺技术。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吉宋敏:《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稳妥推进轮胎、化肥等产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带动相关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走出去”。恒逸(文莱)PMB年加工原油800万吨石油化工项目是首批列入“一带一路”的重点建设项目,首个从设计、制造全面执行中国标准的海外石化项目。中化二建参与了其中的建设工作,当年在施工中采用高框架石化装置分段模块化建造技术,节约工期90天。我们以高标准、高质量中标,展现了中化二建的品牌与风采。今年,在恒逸(文莱)项目首次例行停车检修中,我们还实现了提前10天完成检修任务,缩短了工期,创造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煤化工事业部负责人孙永生:“稳增长”的基础是“稳保供”。为了保障国内粮食安全,晋能煤化工主要采取以下3方面举措:一是在销售端,严格禁止价格引涨;二是在供应端,在保障安全生产前提下,最大范围、最大程度地将产能开到最大;三是在出口方面,严格遵守国家制度,以保障国内用肥为先。
安徽定远县副县长杜宝柱: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南京市和定远县合作建设定远县产业园,在增强南京市龙头带动作用的同时,激发定远县内生发展动力。未来,定远县产业园将以打造高端化工园区为目标,继续围绕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重点布局氯碱下游、新能源(锂电池)电池、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等产业,并不断延链、强链、补链。
图为促转型升级主题企业家论坛现场
●观点集锦二
如何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
奥克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高级总裁朱建民: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民营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具有激励作用。这些年,奥克集团全力建设专业化队伍,全面提升高管团队的科学家思维和企业家行动力,注重科技创新。站在劳动资源创新利用的角度,奥克集团从2009年就开始致力于二氧化碳的资源化;从2018年开始,让更多博士担任总经理,因为他们有更好的知识基础、科学思维与判断能力。此外,奥克集团正在加速建立数字化研发、数字化经营决策等智能工具,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巨大作用。
康宁公司创新事业部副总裁、康宁反应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毅:创新是当今一个“很泛”的词,但是,要实现一项真正的、颠覆性的创新其实是非常难。新质生产力与颠覆性创新密切相关,并且后者还必须具有耐心和持续性。以康宁公司的微通道反应器创新为例,该创新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推广已有12个年头,直到2018年才终获工业化认可。这正说明唯有耐心投资、持续性创新、颠覆性创新才可能被市场接受,才能将颠覆性创新成果推广至更大的市场,让更多人享受到颠覆性创新带来的改变。
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惠云:发展新质生产力,贵州磷化集团将方向定在磷系新能源电池材料等产业。我们要在继续做好磷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同步进入精细磷酸盐、磷酸铁、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等新产业赛道,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关注新能源电池材料回收这一末端产业,实现磷资源回收,用更少的资源获得更高的价值和更优的产品。
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登銮:集团创新打造的“钢—焦—化—氢”一体化发展模式,使钢铁和化工两大流程工业实现协同发展,开创了钢铁、焦化、化工、氢能四大产业耦合降碳新模式。该项目以炼钢炼焦过程的尾气为原料,年产30万吨乙二醇和15万吨液化天然气;副产的氢气送至高炉进行氢能冶炼,同时还可作为氢燃料电池重卡的能源,其吨钢综合电耗、综合能耗、碳排放量分别为行业平均水平的63%、87%、77%,均优于国家指标。“新质生产力”在此项目中释放出发展的新动力。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谢永康: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二者的核心都在于科技创新。为了更好地服务石化行业,陕鼓集团将加强关键节点的技术控制、构建产业链创新体系、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间的融合,使科学技术真正走入市场,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作用。
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企业家论坛现场
(图片由张育摄 观点集锦由赵欣婕整理)